您当前位置:首页 >
智库资讯
楼宇烈: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特点之一是:观念上“和而不同”和实践中的整体会通。具体地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儒释道三家,还是天地人三学,虽然有其各自不同的探究领域、表达方式和理论特征,然又都是互相渗透、互相吸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难析,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整体。
缪沐阳:文产园区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缪沐阳表示,文化产业园区集聚文化企业、产业资源和创意人才,是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式、集约化发展,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综合载体,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毛巧晖:挖掘中华民族文学形象与文化符号文学讲述或传播,要考虑接收者的情感与审美,我们需要更好地提炼文化形象、故事情节,更好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学在世界舞台广泛传播。
李宗建:推进新时代话语体系创新坚持以系统观念引领话语体系的创新工程,以话语体系内部结构诸要素的协同创新展现鲜明的时代特质,致力于打造凸显中国特色、彰显时代特征、展现民族风格、体现世界胸怀的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
王晨阳: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
周其森:以农业文化资源促进乡村文化振兴中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农业文化资源存量丰富、分布广泛,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优势资源。但是,长期的传统农业经济的单一性,使得大量农业文化资源处于休眠状态。当务之急,是要唤醒这些乡村文化资源,并使其文化促进功能得到合理利用,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夏红卫:最割舍不下北大这块交流的土壤何以北大?125周年北大校庆「学缘」专栏 13
程苏东:把继承传统的后学请到聚光灯前何以北大?125周年北大校庆「学缘」专栏 10
苗润博:传承是在师生的砥砺之间产生的何以北大?125周年北大校庆「学缘」专栏 11
叶少勇:我们的传承就是为了青年何以北大?125周年北大校庆「学缘」专栏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