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北京:春日寻访大钟寺古钟博物馆 一座古寺的谹谹之声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就在大钟寺,大钟寺原名觉生寺。这座由清雍正帝下令敕建的寺庙始建于1733年,即雍正十一年,完成于雍正十二年冬,目前占地3万多平方米,整座寺院呈长方形,坐北朝南。众所周知的明永乐大钟是这里的镇馆之宝,而觉生寺,还曾经是清朝皇家祈雨的场所之一。
香港:“博物馆高峰论坛2023”在港开启“无间”文化交流“博物馆高峰论坛2023”24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开幕。论坛将持续至25日,来自世界各地的35位博物馆界代表,将分享专业经验、研究成果和创新理念。
广州:首届“花城文学榜”10部入选作品揭晓“有风自南——花城文学之夜暨2023花城文学榜荣誉盛典”25日晚在广州友谊剧院举行,现场揭晓首届“花城文学榜”10部入选作品并颁发荣誉。
北京:业界共话创作与传播 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展示产业发展成果3月24日至26日,第六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在北京举办。本次大会包括开幕式暨高峰论坛、网络文学创作和网络文学转化传播两场分论坛、网络文学新时代十年主题成果展等活动,展现中国网络文学十年以来逐渐步入有序发展轨道,持续主流化、精品化发展的成果。
北京:文创派对再造国风花朝节,传统文化破圈中式新生活春暖花开,北京迎来春日赏花游园的小高峰。3月24日至3月26日,京西文化地标郎园Park迎来一场为期三天的“呦呦物色春不晚·万物唤醒派对”活动,本次活动以五感为线索,将花朝节游园、香气美学展、非遗手作工坊、箜篌音乐沙龙、元宇宙VR影展等融为一体,传统与潮流碰撞,文化与科技联动,内容与商业融合,为市民游客在融融春日唤醒五感,打造全新的策展式东方美学生活方式体验。
烟台:新场景新业态助力文旅消费实现“开门红”稳定消费预期,提振消费信心,是当前各地文化和旅游系统面临的重要任务。为全面落实山东省委“山东消费提振年”和烟台市委促消费十大工程决策部署,今年以来,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坚持大格局工作理念,开展“文旅消费提振年”行动,推动盘活既有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创新营销服务理念与产业发展路径,紧紧围绕民众的需求,打造系列文化和旅游消费新场景,突出政策引导、示范引领、要素保障,搭建起全域覆盖、全季贯穿、全民乐享的文旅品质消费平台,推动消费全面复苏走在全省前列。
那曲:新挖掘非遗资源54项 将逐级申报非遗名录近日,西藏自治区那曲市文旅局非遗普查专班先后深入双湖、尼玛、申扎、班戈4县23个行政村,历时13天,圆满完成10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作,其中复核县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52项,新挖掘非遗资源54项,累计拍摄图片资料800余张,视频资料120G。
广州:“2023非遗品牌大会”聚焦培育推广非遗品牌 主办方表示,“非遗品牌大会”旨在搭建共创非遗品牌、共话保护传承、共享非遗保护成果的平台,推出更多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非遗品牌,为做好非遗系统性保护、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作出积极贡献。
山东:文化“两创”探新路 好客山东增魅力美好春日,山东全面启动沿黄河、沿大运河、沿齐长城、沿黄渤海、沿胶济铁路线“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和“十大展示带”建设,推动山东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走在前,打造山东文化“两创”新标杆,构建全省全域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邯郸:古韵灵动 古城生辉邯郸学步、完璧归赵、毛遂自荐……据统计,1500多条成语与河北邯郸相关。近年来,邯郸市深挖历史底蕴、创新表达方式,传播成语典故文化、激活文旅市场,让历史文化名城绽放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