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吉祥故事
- 皓月千里随人归——侧记平山郁夫与范曾的世纪友谊在他们的艺术生涯中,我们看到了贯穿始终的时代关照和共性理想。北宋晏几道词云:“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寄望我们饱含着这份古今相通之情感,以明月为心,积极谱写中日文化交流新篇章。
- 潘镜如《民间汉字图形研究》:横竖撇捺间的凡俗世界与精神乐园民间汉字图形来源于生活,因字造型,借意抒怀,如同书画同源的道理,充满着观与赏、用与赏、情与理的生活哲理,是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具有代表性的符号。潘镜如的《民间汉字图形研究》拉近了凡俗现实世界与民间精神乐园的距离,让膝头的崇拜扎根在心头,化成无穷的匠心智慧,将民间汉字推向中国本土化设计语言表达的新高度。
- 郭浩:色不碍墨 考究敦煌里的中国传统色彩美学敦煌色被时代赋予不同的面目,北魏浓郁、隋唐明艳、五代鲜丽、元代俭淡,色彩变迁的诱因从不只是单一的艺术审美。
- 中国工匠图案艺术:记录中国纹样间的工匠精神与文化自信中国工匠图案艺术拥有深厚的脉络,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艺术资源,是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图案创意的源泉。
- 云冈石窟雕刻中的手印:从禅定印到说法印手印,又称印契。各种手印代表着佛像的不同身份,表示佛教的各种教义,含义极为丰富。手印存在于佛像、菩萨像、诸天像、罗汉像空手时和持物时的手势和身体姿势。在佛教中,人们将表示意念的手印通过雕塑或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成为一种永恒的说教和象征,更深入地认识和贯彻佛教宗旨。作为世界上最大型的早期佛教石窟寺之一,云冈石窟雕刻中手印的表现极为丰富。
- 汉代神兽:群雄为何要“逐鹿”?一句流传数千年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吟哦,将这一缥缈身影载入史册。鹿头角峥嵘,双目圆大有神,体态轻盈,性格温顺而敏感,动静皆宜,也颇具食用价值,是中外文明所共同喜爱的对象。早在一万余年前法国拉斯科洞窟的壁画上,就描摹过人类狩猎鹿群的场景。
- 山西传统银饰: 如银岁月,美意延年在漫漫岁月中,每件银饰都曾与它的制作者、佩戴者、流传者相识、相融、相守,承载和凝聚着数不尽的人间往事。时代变迁,但美好流传,技艺和文化的传承仍在继续,并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
- 古书画中的春色与礼俗中的立春之祀立春俗称“打春”,属二十四节气首个节气,也指由冬入春的临界点,意味着气温将升,万物复苏;也意味着生机勃勃,农家播种。它居岁首,人们常于此日开展相关民俗活动,去祸祈福,以昭示整年的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