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亲如故,且琢且磨——让中国传统文化发光的文化类综艺
发布时间:2021-11-26 20:28:57 | 来源:中国网文创 | 作者:詹海涛 杨俊康 | 责任编辑:詹海涛2021年接近尾声,纵观一年来文化类综艺的表现,即迎来了高潮,又融入了新潮,在传承和创新之间,中国的内容产业开拓了新的边界,使中国传统文化生机盎然地走到了大众的视野里、脑海里和心槛里。
11月23日,《似是故人来》第二季开播,节目携手十位当代文化大家和观众一起踏上文化探索之旅,立足于相声、刺绣、围棋等文化元素,通过“追问”式的内容展开模式,向观众呈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更深邃更立体的“秘境风景”。第一期节目上线,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讲述了相声行当的前世今生,揭示了笑声背后隐含的无数坚持,为观众翻开了尘封在历史影像之下的动人故事。节目播出后便在卫视频道、网络视频平台、新媒体社交渠道上引发了关注和讨论。
《似是故人来》第二季海报
文化类综艺从2013年起陆续在内容市场赢来春天,2017年出现“井喷”,2018到2019年“爆款”不断登场,2020年虽然受疫情影响制作脚步放缓但也不乏精品面世,2021年更是在内容上推陈出新,呈现出“逆风起航”的强劲态势。央视总台、河南卫视在国风上带起了节奏,推出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文化节目,给传统文化的内容生产带来了一股新的气象。而中国网也站位于自身央媒属性,与卫视频道、网络平台、社交媒体一同谋篇布局、积极策划,紧抓“跨屏”“融屏”的内容发展趋势,以《似是故人来》为抓手,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时代的媒体传播力量。
回顾文化类综艺的发展路径,起初其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在内容挖掘上左右为难,徘徊于“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间找不到准确的定位,但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内容市场的不断迭代,文化类综艺终于脱离“高处不胜寒”的小众印象,乘着内容革新、技术创新的东风,将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内容内涵和中华民族瑰丽的美学色彩展露在大众视野之下,在“Z世代”与年轻网民社群中搭起了文化桥梁,收获了口碑与肯定。
实际上,台前的热闹离不开幕后的耕耘。为了能让中国传统文化能更平易生动地走近观众,内容工作者在文化类综艺的形式上融入了许多巧思。根据内容呈现方式的差异,笔者例举代表性的头部节目,并结合时间线将其划归成不同的类型进行分析。
第一种,是“走下来”。
《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掀起三国热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让文化类综艺走入寻常百姓家,应该从2001年算起。这一年,央视推出了《百家讲坛》。从内容形式上严格分析,《百家讲坛》还与“综艺”的通俗范畴有着差距。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它放到文化类综艺的发展路径上进行讨论。因为,这档在当时掀起了收视热潮的学术节目,埋藏了文化类综艺的“基因种子”。它切实地推动了学术专家及专业内容向大众化语境的转换。从《百家讲坛》走出了易中天、刘心武、于丹等一批炙手可热的学术“超男”“超女”。节目带动了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内容再传播,以通俗有趣的口吻拉进了观众与文化类主题节目的距离,为日后文化类综艺的繁荣发展埋下伏笔。
第二种,是“送上去”。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曾吸引在校学生的热烈参与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是将观众及传统文化的兴趣爱好者送上舞台、送上荧屏。从2013年开始,《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就先后出现在了在众的电视荧屏,并且都取得了不俗的收视和口碑。“素人”的参演增加了大众的代入感与参与度,人们津津乐道于才女武亦姝,人们也记住了场上紧张刺激的“飞花令”。文化类综艺逐渐站稳了脚跟,打开了局面。
第三种,是“推出来”。
《如果国宝会说话》引发了全民博物馆“打卡”热潮 来源:媒体综合
在2017年前后,文物类话题成为了新的热点。内容工作者纷纷把目光聚焦于专业领域里昔日忽视的“隐形王牌”,特别是文博机构压箱底的镇馆之宝被推到大众视野里。《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引发了一股“去博物馆打卡”的全民热潮。也是在同一时期,“文创”的概念也迅速普及,博物馆昔日束之高阁的藏品成为了IP设计的宠儿,文物与综艺的“跨界”与“破圈”频频上了热搜。
第四种,是“捧得响”。
《经典咏流传》以音乐为切入口将经典进行舞台化演绎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8年、2019年往后,“文博热”的出现带来了文化类综艺的进一步升级,其呈现形式更加丰满华丽,策划者更注重利用舞台化的叙事语言对特定主题进行内容再造。于是我们看到《一本好书》《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典籍里的中国》等一系列的综艺节目把文化内容与音乐、与话剧等表演形态相融合,搭配新颖炫丽的舞美设计为观众上演了一出出“好戏”。
第五种,是“问得妙”。
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在老舍故居 中国网 胡俊摄
20年间文化类综艺的舞台可谓是换了一番天地,尽管文化类综艺在题材和形式上已经呈现出多元化、市场化、IP化的态势,但与伴随而来的也有节目制作成本水涨船高、观众审美疲劳,以及内容过度形式化的问题。文化类综艺的命脉最终落在何处?剥开喧嚣的外表,笔者认为文化的本质在于思考——以泛文化的专业视角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场景式深挖和追问,内容创作者们又回到了“内容的原点”。《朗读者》一路以挖掘文化中体现人性的一面为重点,董卿的采访让观众体会到文化背后深挚的爱;而《似是故人来》落脚于文化现场的实地追问,以小见大,探讨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下文化传承的脉络与路径,用资深媒体人的专业视角架起了节目的格局与深度。盘数各档文化类综艺,能持续博得观众好评的节目,其核心莫不是握紧了“思考”的咽喉,在文字间启于情,于对话中发于智。
一条更广阔的道路
在信息泛滥、观点繁杂的时代环境下,文化类综艺可谓是内容产业中的一股清流。做文化类综艺特别是弘扬传统文化的节目,需要坚持,需要智慧,更需要魄力。内容工作者一方面要看到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建设文化强国,要树立文化自信,配合一系列国家扶持政策的出台,给传统文化注入了传承与发展的底气。另一方面要看到需求,大众在消费欧美文化产品的过程中逐渐习得性疲劳,越发对传统文化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高质量文化需求的重要载体。同时,回到文化类综艺的内容产品属性上,我们还应该在策划和制作上多留意理念上的更新与创新。
中国文化类综艺让传统文化在时代语境下熠熠生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的文化类综艺相对于其他真人秀、偶像培养类节目,真实找到了适合自身特点且有原创风格的发展道路。我们不妨多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打破樊篱,积极创新,让中华传统文化被更多的观众喜爱。
一个节目,让中国传统文化在观众的心中发光发亮。
《似是故人来》节目发起人王晓辉感慨道:“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华大地上长出来的秧苗,享受着民族文化阳光雨露的滋润。时间长了,感觉多少有些麻木。但当与文化大师相遇、听他们讲述中华文化传统和中华文明根脉时,我们发自肺腑的亲切感和归属感就会油然而生,仿佛重回心灵的故乡,见到久违的亲朋好友。”
或许,文化类综艺还怀揣着更大的命题,肩负着更大的使命。如何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入世界每一个细微的深处,在世界的舞台上发光发亮?
任重道远,砥砺前行。
愿我们内容工作者都能扎得更深,望得更远。
(作者:中国网文化发展中心 詹海涛 杨俊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