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

北京中小学生戏剧节创意迭出,青少年舞台上演“幻”彩华章

发布时间:2025-11-19 18:09:1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中国网文创 | 责任编辑:杨俊康

近日,由海豚出版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京见·第五届北京中小学生戏剧节”“第二十五届《公益中国》青少年电视艺术新星展播”与“2025年‘科艺同行·创想未来’青少年科普剧联合展演”在北京市海淀区文化馆小剧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幻”为主题,吸引了全国百余所学校参与,最终22组优秀剧目入围总决选。参赛青少年将科学知识与戏剧艺术深度融合,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兼具思想性、观赏性与科普性的文化盛宴,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的创新活力与艺术风采。

image.png

本届联合展演实现了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各方在“科艺融合”理念上达成共识,形成育人合力。“京见·第五届北京中小学生戏剧节”由中国散文学会校园文学专业委员会、北京海淀中关村地区网络作家协会和海豚出版社联合主办,聚焦科技科幻题材,推动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有机结合。“科艺同行·创想未来”青少年科普剧展演由中科科技培训中心、中国青少年宫协会主办,内容涵盖人工智能、宇宙探索、新能源等前沿科技领域,通过舞台表演将抽象科学知识具象化,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

活动得到艺术界、教育界与科技领域的高度重视。中国青少年宫协会科技工作部副部长陈玉光、中科科技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齐明钢、海豚出版社社会活动部主任耿静等嘉宾出席,共同见证青少年艺术教育成果。评审团由教育部专家胡军杰、中国艺术节基金会影视艺术专委会副主任魏肖峰、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副研究员肖燕、《青春风采》《公益中国》青少年大型系列活动总导演王云、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尚思乔等业内专家组成,保障了评审的专业性与公正性。

活动现场,主办方代表先后致辞,表达对青少年成长的殷切期望。“京见·北京中小学生戏剧节”创始人、中关村网络作协秘书长王威回顾了戏剧节发展历程,强调活动始终坚持以戏剧推动文学创作的初心。中科科技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齐明钢表示:“科普剧展演是‘科技+艺术’的创新实践,通过戏剧这一生动载体,让青少年直观感受科学魅力,培养科学思维与探索精神。”海豚出版社社会活动部主任耿静提出,将持续为青少年戏剧教育提供出版资源支持,依托国际传播优势助力优秀原创剧目推广。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影视文艺传承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吴万里从文化传承角度肯定了活动在促进“传统与现代交融、科学与人文共生”方面的积极作用。北京德诚莜萌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瑜影表示,作为承办方将持续优化活动形式,推动科普内容更贴合青少年认知,实现科学教育常态化、趣味化。

评审过程中,评委团对参演剧目给予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青少年演员的创作热情和表演潜力,特别认可“科学内核+艺术表达”的创新形式。参赛剧目在保证科学知识准确性的同时,通过戏剧的感染力将抽象原理生动呈现。经激烈角逐与严格评审,活动最终评选出多个奖项。北京市丰台区怡海中学《理解万岁》、北京百汇演艺学校《记忆补丁》、北京市西城区奋斗小学《淘淘的财富之旅》、北京市昌平区凯博实验学校《那场仗,怕也要打》、北京中学二分校《追光》、芳草地国际学校甘露园分校《AI助我游红楼》、北京市顺义区少年宫《葫芦兄弟“钛”勇猛》等优秀作品为评委和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本次联合展演实现了“1+1>2”的聚合效应。“京见·第五届北京中小学生戏剧节”突破常规创作边界,探索科艺融合新路径;第二十五届《公益中国》青少年电视艺术新星展播搭建公益展示平台;“科艺同行·创想未来”青少年科普剧展演则推动科普内容艺术化转化,使科学知识以更亲切的方式触达青少年。活动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通过戏剧这一寓教于乐的形式,播撒科学种子、培育创新思维,为青少年全面发展注入新活力。海豚出版社为多个学校公益提供了优秀图书原创剧本,拓展了出版内容产业化运营新生态,以点带面、以小见大,探索少儿出版新发展的可能性。


image.png

北京市丰台区怡海中学《理解万岁》

image.png

北京百汇演艺学校《记忆补丁》

image.png

北京市西城区奋斗小学《淘淘的财富之旅》

image.png

北京市昌平区凯博实验学校《那场仗,怕也要打》

image.png

北京中学二分校《追光》

image.png

芳草地国际学校甘露园分校《AI助我游红楼》

image.png

北京市顺义区少年宫《葫芦兄弟“钛”勇猛》

(活动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