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高原真情坐标 | “三色班玛”的共富路:黑陶映茶香,产业织锦绣

发布时间:2025-10-18 20:14:4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中国网文创 | 责任编辑:杨俊康


果洛州班玛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内,拉坯机的转动声与茶香交织,各族群众在不同功能区域内忙碌作业。矗立在青藏高原东缘的园区,不仅是班玛县“金色产业”的孵化地,更是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以黑陶、藏雪茶等特色产业为纽带,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原发展的进程中。

指尖技艺:非遗课堂搭起民族“连心桥”

在电商中心的黑陶培训室,省级非遗传承人果洛谢格太正开展黑陶技艺教学,培训采用藏汉双语授课,吸引了藏族、汉族、回族等多个民族的学员参与学习。作为拥有近700年历史的非遗技艺,黑陶制作在这里成为连接各民族群众的重要载体,不少当地群众通过系统培训掌握了这门手艺,实现了技能提升与增收。

这样的多民族共同参与的培训场景,在电商中心已成常态。中心的黑陶培训已累计覆盖近两千余人次,学员涵盖多个民族。为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果洛谢格太在黑陶创作中融入多民族文化元素,将藏式建筑纹样、汉族传统纹饰等特色元素结合,使黑陶作品成为民族团结的文化载体。通过电商平台的推广,班玛黑陶已销往全国多地,提升了非遗技艺的市场影响力与传播力。

茶香飘远:产业联动织就共富“同心圆”

电商中心的供应链车间内,藏雪茶与黑陶制品等特色产品被有序打包,即将通过物流网络发往各地。作为班玛县的特色优势产业,藏雪茶与黑陶形成特色产品组合,借助电商中心构建的物流体系走向市场。目前,电商中心已建成覆盖全县8乡1镇的22个物流服务站点,有效解决了高原特色产品外销的物流瓶颈,让班玛特产更便捷地抵达全国消费者手中,也为各族群众参与产业发展提供了便利。

产业融合发展让各民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电商中心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已带动多家企业入驻,涉及黑陶制作、藏雪茶种植加工、高原火锅底料生产等多个特色产业领域。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群众发挥自身优势,形成了沿海企业主提供市场资源、高原群众参与种植生产、各族匠人共同研发产品的协作模式,实现了分工协作、抱团发展的良好格局,推动了共同富裕进程。

围炉夜话:高原真情续写团结“新篇章”

夜幕降临,“三色班玛”的“民族团结·围炉夜话”实践基地成为各族群众交流的重要场所。这里定期组织开展交流活动,各族群众围坐在一起,通过分享红色故事、交流生产经验、开展文化互动等形式,增进彼此情谊。班玛县作为红军长征途经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在交流活动中,当地群众常通过讲述长征时期各民族互助的故事,凝聚民族团结共识,传承民族团结精神。

“各民族就像奶茶里的茶、奶、水、盐,缺一味都不行。”当地群众常用这样的比喻形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如今,班玛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民族团结精神地标和产业发展引擎。在这里,黑陶技艺传承搭建起文化交融桥梁,物流网络打通了共富通道,交流平台凝聚了民族情谊,生动践行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在青藏高原上书写着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发展篇章。(图文/ 中国网 杨俊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