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一本“妈妈的日记”,载满了无声世界里的母爱回声

发布时间:2025-06-23 11:00:3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中国外文局海豚出版社 | 责任编辑:杨俊康

▲邰丽华亲子绘本《妈妈的日记》在京首发

在当下时代发展的语境中,听障群体的内容表达愈发响亮,其真实独特的创作视角备受瞩目。 6月21日,由著名艺术家邰丽华创作的亲子绘本《妈妈的日记》全国新书首发会在北京国谊宾馆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外文局海豚出版社主办,现场汇聚了来自多个领域的重要嘉宾,包括全国劳动模范万选蓉、资深翻译家王众一、人民教育出版社少儿室主任王林、中国聋人协会副主席徐聪、北京市妇联宣传部主任王芳、北京市晓更助残基金会理事长李红、北京国谊宾馆总经理舒鹏等,共两百多位嘉宾及大小读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部融合艺术与教育的作品问世。

▲邹媛介绍《妈妈的日记》图书策划背后的故事

海豚出版社回声・邹媛工作室主理人邹媛作为《妈妈的日记》策划编辑,分享了图书创作初心。她表示,母爱的无私滋养跨越文字边界,邰丽华与她作为同样有听力障碍的人士,秉持着共同的创作初衷,希望这部作品能成为一条温暖坚韧的“精神纽带”,串联起无数特殊家庭的心灵。

▲邰丽华分享图书创作历程

邰丽华深情分享了创作历程。她从家喻户晓的《千手观音》舞蹈艺术家到温柔母亲,将家人温情时光、舞蹈艺术生涯向母亲角色的蜕变以及与爱子共同成长的点滴化作书中真挚文字。她认为书籍是特殊家庭融入社会生活的桥梁,能为更多家庭带来温暖与力量。

▲万选蓉现场分享家人视角下的母子成长故事

万选蓉从家人视角分享了邰丽华母子故事的成长。她提到《妈妈的日记》折射出邰丽华从舞台精灵到母亲的身份蜕变,勾勒出特殊家庭融合教育的图景,体现了社会各界力量对聋儿童康复之路的助力。提及新书背后的社会意义,万选蓉难掩激动之情:“当看到教育界、公益界等社会各界力量如星火汇聚,共同点亮聋儿童康复之路时,心中的骄傲与感动难以言表。”

▲王林从专业视角解读《妈妈的日记》蕴含的融合教育社会意义

人民教育出版社少儿室主任王林从专业视角解读《妈妈的日记》蕴含的融合教育社会意义。他指出该作品是少儿童书领域探索特殊融合教育的先锋之作,为特殊家庭教育实践提供了全新范式,填补了出版空白。王林强调,优质的儿童读物不仅需要精湛的文学表达,更要承载真挚情感的温度。邰丽华以亲身经历为内核,与邹媛的专业创作深度融合,使该书超越传统儿童文学范畴,为特殊教育题材创作注入了新的生命,其社会价值与文化意义值得深入研究与广泛传播。

▲海豚出版社社长王磊向邰丽华颁发“爱心公益大使”奖杯

海豚出版社社长王磊现场为邰丽华颁发了“爱心公益大使”奖杯,赞扬其在推广融合教育方面的贡献。多年来,邰丽华以艺术成就和公益行动让社会更加关注特殊群体。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小朋友们积极参与手语互动环节,邰丽华亲自教授手语动作,让观众体验无声世界的沟通之美。在《妈妈的日记》共绘爱心长卷活动中,数十位大小读者与嘉宾老师共同完成了一幅寄托对母爱感悟的艺术作品。

▲嘉宾读者共绘《妈妈的日记》爱心长卷

▲嘉宾与《妈妈的日记》爱心长卷合影

《妈妈的日记》全国新书首发会在温馨与感动中传递出了人与人之间关于爱的共鸣。该书展现了邰丽华作为母亲的细腻情感,为读者提供了了解特殊群体家庭生活的窗口。活动组织者介绍,相信这部充满爱与智慧的作品将为更多家庭带来启发与力量,推动社会对融合教育的关注与支持。海豚出版社也将在融合教育出版领域持续创作,让每一种生命的故事都被温柔书写,让每一份独特的爱都能找到回响。


(中国外文局海豚出版社供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