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 | 创意管理峰会建言打造人工智能浪潮下的创意生态体系
发布时间:2025-01-17 09:39:09 | 来源:2025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 | 作者: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 责任编辑:杨俊康日前,第十一届创意管理峰会在北京大学燕南园51号院举行。本次峰会以“人工智能与创意管理”为主题,由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协会(IACCl)、创意领导力学院(ICL)主办,东方意象文创机构承办,旨在汇聚各界精英,共同探讨在人工智能浪潮下创意管理领域的前沿理论、实践经验和未来发展路径。
本次峰会由北京大学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邓丽丽担任议程主席,峰会分为嘉宾致辞、思想领航、他山之石、成果发布、行业实践五大板块。来自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多位专家学者、行业领袖与技术先锋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环境下如何创意挖掘创意潜力、实现创意价值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推动创意产业的创新发展,构建高效、多元且充满活力的创意生态体系。
邓丽丽主持创意管理峰会
嘉宾致辞:引领创意管理新风向
峰会伊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发表致辞。他回顾了近年来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在创意领导力领域的持续探索,阐释了创意管理在统合文化与技术中的关键作用,并向所有与会嘉宾表示衷心感谢。
思想领航:探索创意管理新理念
在思想领航环节,三位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对人工智能与创意管理融合发展的深刻见解。
李伯一进行主题演讲
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李伯一以“虚无主义与AIGFs?为什么丰富我们的文化是技术发展的必要条件”为题,从虚无主义与人工智能生成的未来(AIGFs)间的关联切入,借助海德格尔等学者的理论框架,从体验、价值、技术三大维度,以非技术视角深入阐释了AIGC引领人类步入现代性时代后,对现代性本身产生的反思。谈及数智技术未来的发展路径,李伯一教授指出,我们应秉持方法论上的保守主义,同时在表达内容上以积极拥抱创新的姿态,去探索数字时代的未来。
周建新进行主题演讲
深圳大学教授、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周建新以“算法与心灵:AI意识如何重塑文化产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为题展开探讨。周建新指出,AI正改变文化产业的工作流程、商业模式及人力资源管理,同时影响文化生产、消费、传播与治理。AI意识成为压力源,为技术变革带来阻碍与挑战。周建新强调,个体需加强心理建设,企业应重塑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员工AI素养,建设包容与技术透明的组织文化,以应对AI时代的新挑战。
花建进行主题演讲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花建进行了题为“人工智能视域下的文化产业新业态开发与管理”的分享。花建指出,人工智能技术为文化产业新业态培育提供了重要基础,中国将其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视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创意经济从1.0升级至4.0,更注重技术、知识产权与旅游的互动及智能技术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联通。花建强调,需推动生产力要素新组合,培育数字文化新生态,打造全空间多象限应用新场景,并实现场景应用与双向治理新效能,以促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他山之石:借鉴高新企业成功经验
陈科名进行主题分享
吉大正元未来技术实验室、云计算与数据安全室主任陈科名以“智能觉醒——AI赋能高新企业提效管理”为题,分享了人工智能在高新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实践。陈科名指出,信息技术发展使企业管理面临技术迭代、数据管理与市场竞争等挑战。AI技术能辅助决策、优化流程、提升效率,助力企业创新。吉大正元通过精准数据分类分级、AI密评工具、智能BI大模型等实践,全方位提升企业管理效能。陈科名强调,企业应持续创新,融合技术与管理,构建智能化管理体系,以适应数字化时代发展需求。
成果发布:展示创意管理新成果
向勇主持成果发布
许云霄进行成果发布
在成果发布环节,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和北京大学城市软实力研究院院长许云霄联合发布了“中国城市文化软实力指数”。该指数全面评估了中国各城市在文化软实力方面的表现,为城市管理者和文化创意产业从业者提供了重要参考。指数涵盖资源内生力、市场创造力、消费拉动力、创新赋能力、传播推动力和品牌影响力六大维度,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和综合评价,揭示了中国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此次发布的指数成果不仅为城市管理者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也为文化创意产业从业者提供了重要的市场信息与发展方向,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行业实践:分享创意管理新经验
在行业实践板块,六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分享了人工智能与创意管理融合的成功经验。
竺保国进行主题分享
宁波华东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竺保国分享了金庸IP赋能桃花岛发展的成功经验。竺保国介绍了与金庸先生的缘分及《射雕英雄传》剧组的拍摄经历,桃花岛依托金庸IP,打造海岛影视城,吸引多部剧集拍摄,游客量激增,带动餐饮、住宿等产业发展。同时,建成金庸文化园,丰富武侠文化,提升游客体验。通过金庸文化节等活动IP进一步提高流量,彰显了文化IP价值与创意管理在文化产业项目中的关键作用,为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借鉴。
贾波进行主题分享
上海德必文化创意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贾波以“产业空间的嬗变——从文化创意到人工智能”为题进行分享。贾波介绍,德必集团作为中国领先的文科创产业全价值链服务商,多年来在产业空间运营方面不断创新突破,从文创产业园区运营起步,逐步融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产业空间升级。通过“轻公司生态圈”战略,搭建园区内外企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平台,打造共创价值的“未来森林”。同时,率先推出社群化运营、智慧园区研发等举措,引领行业发展。在人工智能时代,德必集团致力于构建“AI Agent原生应用”企业能力共享中心,优化业务流程,提升产业价值链效率,推动产业空间向智能化、高效化发展。
朱军海进行主题分享
青岛啤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军海以“创新文化体验赋能美好生活”为题,分享了青岛啤酒在人工智能与创意管理融合方面的探索。朱军海介绍,青岛啤酒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智能数据分析精准定位市场需求,创新产品设计与营销策略。利用AI优化生产流程,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确保每一瓶啤酒带给消费者最佳味觉体验。同时,通过打造沉浸式啤酒文化体验馆,借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让消费者身临其境感受啤酒酿造工艺与品牌文化,增强品牌与消费者情感连接。此外,智能推荐系统的开发为消费者了提供个性化啤酒品鉴方案,让啤酒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创造美好体验。
宫琳娜进行主题分享
北京观度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CEO宫琳娜以“‘中国模式’乡村文旅IP的探索”为题展开分享。宫琳娜介绍,观度文旅以跨行业复合运营理念为基础,立足顶层设计,在地文化为核心,致力于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度假产品和一体化运营管理。宫琳娜分享了梧林传统村落的运营经验,成功孵化了“簪花围”“娘惹文化”“藏海厝”等文旅IP,打造了首个沉浸式“南洋娘惹文化村”,带动闽南文化热潮,提升城市影响力。她强调以“遗产空间美好生活”为价值观,提出“遗产文化度假”理念,聚焦遗产保护与活化运营,塑造健康、在地、人文、自然的生活方式,旨在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品质遗产文化运营商。
路杨进行主题分享
山西凯嘉张壁古堡生态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路杨以“路在何方——张壁古堡的守正创新”为题,分享了古堡的实践经验。张壁古堡坚守保护历史、承担社会责任、传播在地文化的核心,深挖吃、住、行、游、购、娱等十二元素,打造多元体验场景,引入现代商业元素满足游客需求。创新方面,打造国内首例景区LBMR项目《沉睡的古堡》,运用AR、VR、MR技术,构建超1000平MR探险空间,带来沉浸式体验,增强吸引力。未来,《沉睡的古堡》将拓展至更多城市,探索文化飞地概念,催生新娱乐项目,实现业态填充与数智文旅新尝试,让古堡焕发新生。
巩强进行主题分享
数字未来事务所创始人、中羲文创智库发起人巩强以“人工智能浪潮中的数字文创:技术图景与管理革新”为题进行分享。巩强指出,人工智能为数字文创产业带来新技术与新想象,推动数字商业形态发生革命性变革。在文创向数字文创演进过程中,技术与文化深度融合是关键驱动力,促使数字文创跨界融合多个产业,释放巨大发展潜能。巩强认为,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资源体系是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型的基石,而人工智能、空间计算、区块链等尖端技术为文化生产注入强劲动力。在管理创新方面,他提出创意资产管理概念,主张通过文化铸魂、技术塑体、内容连接、价值共创等策略,深度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价值,打造消费与再生产的良性循环。巩强提醒业界要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探索新型文化经营与创意管理模式。
王志军进行主题分享
北京爱乐汇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军分享了“‘演艺新空间’与商业融合发展”的经验。王志军介绍,爱乐汇艺术空间秉持演艺+新空间理念,打造全国首家音家演艺+多功能新空间,旗下演艺空间涵盖多元演出形式,同时提供社交场景服务,通过创新业态融合构建商业综合体,整合多种功能,形成都市时尚消费新业态。借助chatgpt、Midjourney等AI技术进行文化创意挖掘与价值实现,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爱乐汇还助力北京“演艺之都”建设,成为文化交流桥梁,打造高质量音乐空间,实现演出直播常态化,线上营销同步推进,为演艺与商业深度融合提供新思路。
会议总结:展望创意管理新未来
峰会最后,本次会议议程主席,北京大学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邓丽丽进行会议总结。邓丽丽指出,本次峰会成功汇聚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和行业领袖,共同探讨了人工智能与创意管理的深度融合与发展。通过专家演讲、行业实践分享等形式,交流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创意产业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借鉴。
嘉宾合影
此次峰会全方位呈现了论坛的学术深度、思想锐度与时代脉搏,将前沿的创意管理理念、丰富的行业实践案例以及专家学者的精彩观点,精准触达公众视野,让大众真切感受到人工智能为创意产业带来的无限可能与蓬勃生机,奏响了新时代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奋进乐章。
通讯供稿:李梓睿 张棋焱
摄影:孟繁一 李梓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