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2024北京文化论坛“以文明传承促进文化创新”专业沙龙在京举办,共同探索传统文化的时代趋势

发布时间:2024-09-21 13:36:4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中国网文创 | 责任编辑:杨俊康

中国网9月20日讯(记者杨俊康) 9月20日,2024北京文化论坛“以文明传承促进文化创新”专业沙龙在北京角楼图书馆举办。沙龙以“以文明传承促进文化创新”为主题,由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和欧亚人文交流中心联合承办。

a09b06ac9c6a046ab3723cf7510bf9c.jpg

2024北京文化论坛“以文明传承促进文化创新”专业沙龙现场

北京语言大学党委副书记魏晖担任主持人。沙龙分为嘉宾对话和互动两个环节。在对话环节中,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胡正荣所长、西班牙ESADE商学院的苏傲古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的刘作奎所长、印度中国经济文化促进会的穆罕默德•萨奇夫秘书长(视频演讲)、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的王文院长、欧洲委员会教育、视听和文化执行机构的马蒂儿•盖谢克专家评估员以及巴基斯坦中国研究所的穆斯塔法•赛义德执行主任等多位国际知名学者,就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互动环节则由华中科技大学的陈先红教授、巴西卢拉研究所的梅丽莎•坎布希协调员(视频演讲)、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和平与外交研究所的阿西夫•努尔所长、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的马丁•温苏埃所长、泰中“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的威伦•披差翁帕迪主任以及德中文化交流基金会的张彧主席等专家学者参与,专家就如何在全球范围内促进文化创新和文明交流分享了各自的见解和经验。

专业沙龙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的平台,也为推动全球文化多样性和文明互鉴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北京语言大学副书记魏晖提出语言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基础,对文化创新具有深远影响。我国高度重视语言文明的传承与创新,通过数字化手段保护语言资源,如语保工程等,构建多媒体语言资源库,并出版系列标志性成果,促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同时,引入市场机制,探索“语言+旅游”等模式,为文化创新注入活力。在高度符号化的数字时代,提炼和阐释中华文明标识符号,通过语言文字等文化符号的创新叙事,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这些举措共同促进了以语言文明传承为基础的文化创新。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王文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了巨大市场价值,如《黑神话》小说创作引发文化热潮,彰显中国古代神话体系的博大精深,远超西方神话。《山海经》《新白娘子传奇》等传统文化已转化为影视创作,获得良好票房。当下中国正在开始讲述世界故事,纪录片《里斯本号沉没》讲述中国渔民拯救英国战俘的故事,在英国大获成功。而中国向世界拓展的历史并未完全讲完,郑和下西洋等历史事件蕴含的开发、中国在世界各地的故事尚未充分挖掘,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融潜力巨大,共同探索传统文化中的财富成为时代趋势。

西班牙ESADE商学院教授、“与中国对话”项目负责人苏傲古探讨了文化遗产在促进文化创新、和平共处以及人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以自身在北京的经历和2024年北京文化论坛的参与为背景,强调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奥运会作为文化遗产的象征,对推动全球文化倡议的重要性。文中提到,萨马兰奇和马约尔•萨拉戈萨等文化领袖通过创新管理和推广文化遗产,促进了体育和教育的进步,以及不同文化间的和平共处。他认为,过去的遗产能够为现在的和平做出贡献,这是人类进步的最大创新。北京2008年奥运会与中轴线申遗项目中的表现是文化传承与创新最好的典范。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刘作奎认为文明传承与文化创新相辅相成,共同驱动文化发展。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精髓为创新提供灵感与素材;注重文化传承与教育,确保文化精髓延续并培养新时代传承人;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创造符合时代需求的新文化形式,推动文化持续繁荣。

印度中国经济文化促进会秘书长穆罕默德•萨奇夫认为在快速变迁的现代世界中,技术虽迅猛发展,但文明的精髓与遗产仍是我们前行的基石。文化再塑造与重新诠释,结合现代技术,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同时,研究过去、面对挑战、展望未来,是文化创新的必由之路。中印作为古老文明,合作前景广阔,在医学、艺术等领域已展现融合创新的成果。文化传承与创新共生共荣,不仅塑造国家灵魂,更推动全球发展。让我们携手,以文明传承为基,共创文化创新的美好未来。

欧洲委员会教育、视听和文化执行机构(EACEA)专家评估员马蒂儿•盖谢克深入探讨了“通过文化传承促进文化创新”与人工智能的协同作用,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希望与责任的未来图景。他强调了文化传承作为文化创新基石的重要性,还展示了人工智能在促进跨文化交流、保护文化遗产以及推动文化创新方面的巨大潜力。同时也敏锐地指出了人工智能应用中需保持的人文关怀与道德标准,这为我们如何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里守护和传承文化提供了宝贵的思考。

巴基斯坦中国研究所(PCI)执行主任穆斯塔法•赛义德:当前国家间外交面临复杂局势,传统外交手段效力减弱,冲突频发。文明的悠久历史远超现代国家关系,其演进路径与冲突机制尚待深入理解。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历经屈辱与抗争,展现出非侵略性文化特质。面对“中国威胁论”,中国强调文化创新与历史传承的结合,力求在全球语境下讲述多元文明故事。然而,当前文化创新受限于预设立场,叙事焦点狭窄。我们呼吁超越国界,共同应对贫穷、发展教育,利用AI技术推动进步。作为人口众多且年轻的国家巴基斯坦,我们渴望融入全球供应链,促进文明对话与合作,而非冲突。文化创新旨在历史传承与现代发展的融合,寻求在国际舞台上的一席之地与共同发展。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先红认为,中华文明传承与文化创新是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石,彰显文化自信与自觉。其中,中国节日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发挥着重要作用。节日不仅是文化传承的元叙事情景,提供清晰的创新框架,还作为创新平台,融合文化、科技、教育、旅游等多元素,促进现代与传统融合。此外,中国节日更是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窗口,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国际社会的认同感与参与度。因此,需多维度提升节日的仪式感与文化感,让中国节日成为连接中国人与世界的精神纽带,推动中华文明的全球传播与影响。

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和平与外交研究所所长阿西夫•努尔提出 ,巴基斯坦与中国的关系,以“全天候友谊”著称,不仅体现在外交和经济层面,更在于深厚的文化纽带。两国通过戏剧、电影、音乐、工艺品及教育等领域的广泛合作,促进了文化的相互学习与进步,电视剧、电影交流展示了双方文化的吸引力和共鸣。音乐节、文化节等活动以及教育合作,尤其是孔子学院和语言交流项目,进一步加深了文化理解和尊重。文化传承与创新并重,两国在保持传统精髓的同时,融入现代元素,使古老艺术形式焕发新生。教育合作则为年轻一代搭建了文化交流的桥梁,培养了未来文化大使。通过共同努力,巴基斯坦与中国将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紧密相连、文化丰富的世界。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吉诺•赫尔马尼研究所所长马丁•温苏埃强调了中拉两国友谊与合作的重要性,指出尽管地理与文化差异显著,但全球化背景下加强相互理解和合作尤为迫切。他提到,中拉虽远隔万里,但无历史纠葛,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中国作为新兴大国,能理解并团结发展中国家,为拉丁美洲提供新机遇。他呼吁通过深化文化交流、特别是大学间的合作,来促进双方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认为这是构建互信、共同应对挑战的基础。他期待中拉关系能超越地理界限,成为日常互动的一部分,共同丰富人类文明,促进多极世界中的和平与合作。

泰中“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威伦•披差翁帕迪重点探讨文化力量与全球治理。他分享了中秋佳节跨越国界的情感共鸣,强调文化在动荡变革期对和平发展的重要性。回顾“一带一路”倡议及亚洲文明大会,他赞扬了中国智慧与东方文化对全球合作的贡献,特别是文化创新如何促进民心相通与共同发展。中国网络短剧、游戏等文化形式在东南亚掀起热潮,展现了文化交流的活力。他认为,共建“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强调文化互鉴与创新对于全球治理的意义。同时,中国式现代化被视为普惠全球的现代化模式,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新思想与新方案。最后,他呼吁各国通过文化论坛等平台,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应对挑战,携手构建美丽家园。

德中文化交流基金会创始人、主席张彧指出,德中文化交流基金会成立15年来,专注于文明传承与文化交流,以民间力量促进中德人文互动,品牌“GeKA”深得民心。该基金会不仅构筑了文化交流的桥梁,在多个领域推动项目合作,还通过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创新,如老爷车拉力赛、艺术展及《爱之风暴》等项目,在德国获得高度赞誉。以高视角的文化传播策略,如德国总统府中国文化展示,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基金会持续助力两国人文交流,支持新移民与青年艺术家,并呼吁更多企业与民间力量加入,共同以文化创新推动中德发展,搭建无偏见的交流桥梁。

(摄影 万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