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吉祥故事

北京西城:胡同“藏龙”

发布时间:2024-09-02 15:49:18 | 来源:8090拍记队 | 作者:熊文 | 责任编辑:杨俊康

北京作为六朝古都,是一座历史名城,胡同是它的灵魂,古迹是它的肌理,创意街区是它的现代化,在这些脉络里最让人引以为傲的是贯穿整个皇城的龙脉——“中轴线”。而散落分布在龙脉周围的胡同,作为北京城的脉络,不仅记载着北京的历史变迁,也还在讲述着过去和现在的故事。龙年,少不了要在胡同中寻找“龙”的踪迹,今天8090拍记队就带您一起看看西城之“龙”!

【龙头井街】

龙头井街.jpg

还记得今年春节期间,什刹海荷花市场的巨型龙灯么,是不是有不少小伙伴都去打卡了?或许大家拍照后,在冰场滑滑冰、在荷花市场逛逛小店。但您或许错过了正儿八经那附近和龙有关的地点,那我们就从“头”开始,带您找找在西城这条胡同里龙的“身影”!

我们常会忽略这条街,是因为这里是东南—西北走向的斜街,至于为何称为“龙头井”街。一说是清朝某年北京城大旱,城里的井几乎都干涸了,唯独这条街上的井水不仅充盈,还甘甜可口,引得人们纷纷到此打水。某天,有人打水时发现井里波动的水纹里好像有龙头在晃动,就像正在吐水似的。于是老百姓之间开始传言,说是此井中住着一条龙,所以水才一直不干,口口相传之后,大家都叫这口井为“龙头井”了。按照现代科学的理解,这水中的龙头其实是庙宇上蚩吻的倒影而已。

原本这条街分为南北两端,胡同南段原来称为“南药王庙街”,北段在明朝称为“人头井”,属发祥坊,得名原因不详,据推断是因井口石不规则,酷似人头而得名,故此清朝雅化为龙头井,属正黄旗地界。1911年街巷统称龙头井,1949年后定名龙头井街,1965年和南药王庙街合并,统称龙头井街。

【南药王庙】

《宛署杂记》:北城发祥坊:一铺曰哱啰仓胡同、曰三宝胡同、曰恭四巷口胡同,二铺曰石虎胡同、曰宏善寺胡同、曰刘汉胡同、曰白米寺街、曰绵花胡同、曰德胜门大街,三铺曰张皇亲胡同、曰人头井胡同,四铺曰崇国寺街,五铺曰哱啰胡同、曰正觉寺胡同、曰浣衣局胡同、曰大街西半边胡同。

纳兰性德的《渌水亭杂识》有记载:“药王庙,天启中魏忠贤所建,落成时帝加奖谕,赐赍甚厚,当年必有丰碑,今无片石,盖为人所踣矣。”民国时期北平寺庙调查中,此庙仍存,并有“石碑两统”,其中有一石碑额题为“敕赐普济药王庙碑记(万历三年春)”。

【天寿庵】

龙头井街天寿庵.jpg

清人梁章钜的《退庵笔记》有记载:“元明之际,什刹海附近曾矗立着万善寺、广善寺、三圣庵、海会庵、静海寺、心华寺、慈恩寺、金刚寺、龙华寺、广化寺等寺庙,因此得名什刹海。”其实除了这些,胡同里还隐藏着其他小庙,就比如龙头井街里幸存下来的天寿庵。

天寿庵是一座汉传佛教寺院,最早为恭亲王府祠堂,民国时期的寺庙调查有记载:建于清代同治年间,光绪年间重修依次有山门、配殿、后殿,左右耳房及东西配殿,山门石额上书“古刹天寿庵”。寺内原有房屋三十三间,供奉泥像十六尊、包含释迦牟尼佛、关帝、观音、西方三圣。

现如今,可以看到前殿和东西配殿尚存,甚至前殿的吻兽和瘠兽都基本完好,最难得的是对比老照片,门口的门墩依旧保存完好!

· 胡同之趣闻

如果说这条胡同里还有什么值得品味的故事?您别说,还真有故事两则!

一个是侯宝林大师曾在《自传》中记述了居住龙头井的童年记忆:我们不住在织染局了,我来到北京后住的第二个地方就离我现在住的房子大约一百米远,叫龙头井。现在的门牌是三十二号,是个路东的门儿。我们住在对着街门口的一间小东房里,比人家大房低一截。小东房旁边的南山墙就是厕所。可以想象我那时住的地方条件是多么的差了。这样一说,我可以算得上是咱们这儿的派出所——厂桥派出所管界最老的住户了。

另一则是当年《大公报》记载了宣统大婚的路线:京讯。清室内务府。以宣统皇帝。于旧历十月十一日。迎娶淑妃进宫。是日路线正副使及清室人员。出神武门。走康砖门景山东街。进地安门。烟袋斜街银袋街。银钱桥什刹海后河沿。大翔凤。至淑妃第。淑妃乘车。走龙头井。南乐王庙。皇城根。过地安门景山东街进东砖门。入神武门等路前日(二二十日)该府特函请警晒提署。是日经过路线。均请派兵保护云。

遥想当年,这条胡同里也见证了那场闻所未闻的宣统大婚的热闹场面,还有那人生堪比戏剧的侯宝林大师小时候的快乐时光,虽然现在胡同不如从前了,但当您穿过那热闹的大街步入其中,还是很享受这片刻的静谧!

【二龙路】

二龙路.jpg

提到二龙路,第一个出现在您脑海里的地方是哪里?对于大部分北京人来说,那肯定是肛肠医院了。其实,这里的历史沿革,最早从元代就开始了,明朝建都北京时,以玉河作为都城的重要水系,而这一带曾是玉河分出的两条弯曲的河汊,恰巧流经刑部大牢院墙之外,无形之中就形成了护院之河。

到了清朝,由于忽略河流清淤,就形成了两个弯弯曲曲的水坑,当地人称为二龙坑。《京师坊巷志稿》中记载为“二龙坑”。民国初年(1912年),二龙坑被填平修路,形成了街道,称为二龙路。

【郑亲王府】

郑王府始建于清顺治年间,历史悠久。建筑整体坐北朝南,原占地面积为八十余亩,房屋九百余间,是清代四大王府之一。王府自东而西分成东、中、西三路。东路是王府主要殿宇所在,中轴线上建筑包括:面阔三间的临街门及面阔五间的正门、面阔五间的带丹墀的正殿(后被拆除)、面阔各五间的东西配楼(现西配楼仅存三间)、面阔三间的后殿、面阔七间的后寝(在中国大学使用期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称“逸仙堂”,今尚沿用)、面阔五间的后罩楼(今已无存);中路为住宅;西路为花园。

目前看到郑王府的部分遗存,那就是教育部里现存王府东部自南而北保存有三组院落,西路的后部还存有一个院落,以及原为西路花园的二龙路中学,据说如今郑王府只残留部分建筑,东路的正门、正殿、正寝存留,东西配楼有存留,西部花园已建成中学,据说东单公园西门附近,那座用太湖石和青石叠成的曲折幽邃的隧洞,就是当年从府里搬过来的太湖石。

末代郑亲王绍勋(昭煦),作为一名平庸无为的末代王爷,自从国体改变后,他也进入了靠变卖祖产来维持生计的日子。1923年,郑亲王府先是被京师地方审判厅查封,估值约十六万两千元,被法庭拍卖。要说这事儿也不能全赖他,据说他平日里只知道读书,其他事情都是有府上管事来打理,民国五年冬季(1916年),郑王之族长继芳向西什库天主教堂外国教士鲍士杰,用王府西花园作抵押借了五万元,后来又勾结府上管事用全府的房产做了抵押,瓜分钱财。

1925年1月,中国大学因为原地址不敷应用,准备购买郑王府作为新校址,他们向比利时营业公司借款15.5万银元,替王府偿还了债务,取得了王府和花园的所有权,并聘请绍勋(昭煦)为大学校董,以补助他的生活。同年9月,中国大学迁入郑亲王府办学。

【弘达中学】

弘达中学校徽.jpg

1922年冬东北籍学者吴宝谦、陈乃甲等人汇集了部分北京高师教职员和毕业同学,创立了一所私立学校,初名北京弘达学院,1923年1月正式开学招生,学校名称变更过几次:北平特别市弘达中学校、北平私立弘达中学校。到了1928年,已经称为为弘达中学了。

据一九三五年资料记载:北平弘达中学,校长吴宝谦,民国十二年一月成立,初设三三制初中普通科,后奉部令改为四二制,十九年添设高中普通科,甘一年租月坛为二院。学生一千二百人。学费初中二十余元,高中三十二元。校址新皮库胡同十三号(连着二龙坑的南北胡同)。抗战爆发后北平沦陷,弘达中学部分校舍被日伪强占,以消极不合作的态度勉强维持办学,不久之后,校长吴宝谦、总务长陈乃甲等人被诬下狱。吴校长在出狱后愤懑成疾,于1944年9月18日去世,后来弘达中学就以九·一八为校庆纪念日。

弘达中学当时名气很大,除了教学水平高之外,中共地下党在该校非常活跃。后期弘达中学也经历了多次更名:1922年至1952年定名“弘达中学”;1952年至1960年改名为北京市第三十七中学;1960年至1972年与大木仓小学合并为原中央教育部直属实验学校,定名为“二龙路学校”;1972年至2014年中学部和小学部分开,中学部改为“二龙路中学”,归还西城区领导;直到2014年更名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二龙路中学,沿用至今。

· 胡同之趣闻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大家还记得高中语文闻一多的这首《死水》么?据《闻一多年谱长编》记载,1925年6月,诗人闻一多留学归国后,曾和余上沅、陈石孚一起在北京西单二龙坑梯子胡同1号租住。当时的二龙坑,“有一条水沟,长年积满了死水。闻一多常常从那里走过,看着满沟的生锈发霉的破铜烂铁,剩菜残羹,腐烂的意象,触动了他的诗情,也表达出他对现实激愤而又失望的情绪,以及他与反动统治者不合作的态度。

陶然亭附近的两条“龙”

【龙泉胡同】

龙泉胡同.jpg

说到宣南,提到带“龙”字的胡同,您能想到哪几条呢?

龙泉胡同,想必您有所耳闻,这条因寺得名的胡同在解放以前,多为菜地和苇坑,仅有几十户居民、房屋破旧,基本都是龙泉寺佃农。1949年后逐渐形成街巷,1965年定名龙泉胡同,现如今除了寻常百姓,也难以寻觅当年的辉煌了。

而“龙泉寺”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元代(一说宋代),一位名为谷静端(号龙泉老人)的禅师始建,故寺名为“龙泉”。寺内原有一口龙泉井,水味甘洌,后日渐倾废。《宸垣识略》有记载:“龙泉寺在黑窑厂西,不知创于何时,有明谢一夔碑,载成化间僧智林修复,为缁流挂锡之地。本朝康熙间,僧海畛重修。”而根据国图现存的这块由谢一夔撰文,朱奎正书写于明成化9年(1473年)5月的 《敕赐重建龙泉禅寺碑记》,也印证了书中记载。

再查阅民国时期寺庙调查的史料也证实了这一点,“大明成化九年癸巳五月(1473年)原系私建......”,其寺最初布局为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大小殿堂房廊屋宇共二百三十五间,可见当时规模之宏大。明朝初年初时曾被废弃,明成化九年(1473年)由僧人智林募款重修,至清康熙廿四年(1685年)、乾隆廿五年(1760年)、嘉庆十六年(1811年)又经历三次修葺。龙泉寺极盛之时,其布局为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祖师伽蓝殿、禅房、方丈院等,是元、明、清三代城南地区夏季避暑和游览的胜地。

有关龙泉寺的老照片甚少,我们也无法见证当年的辉煌了,只能从蛛丝马迹中去遥想它的壮丽了。

· 胡同之趣闻

要说在这条胡同里发生的故事,那就是赫赫有名的“袁世凯在此软禁章太炎”事件,民国初年,袁世凯窃取共和。此举遭到不少爱国民主人士的反对,名士章太炎便是其中之一。他多次在不同场合表达了对袁世凯的不满。民国三年(1914年)初,袁世凯将章太炎关押到位于宣南的龙泉寺里。

据说章太炎被幽禁在龙泉寺期间,仅弟子钱玄同可以随时进见。按规定,章太炎可每日享受两个大洋的菜肴,极尽丰盛,他便要求只做一块钱的,剩下的一块钱公然饱入私囊。即便是这一个大洋的菜肴,光他一人享用也过于丰盛,他从来只吃摆在面前的两个菜。久而久之,伺侯他的两个听差便只把一些清淡的素菜放在他的近处,而把肉菜放在远处,等他吃完后,听差们便自己享用。后来钱玄同知道了,便和官方取得联系,将两个听差革职了。

1937年7月28日,第29军132师师长赵登禹在对日作战时壮烈殉国,宣南龙泉寺方丈闻知赵登禹殉难,带领四名僧人连夜出城,在大红门附近的高粱地中寻得烈士遗体,抬回寺内装殓。为避开日寇耳目,将灵柩隐藏在寺中八年之久。直到1946年7月赵登禹的灵柩在牺牲八年后得以入土为安。

除了赵登禹,还有康广仁、林白水等革命烈士也曾在此停灵。

【龙爪槐胡同】

龙爪槐胡同.jpg

说到龙爪槐胡同,就得提到今年年初,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西城区陶然亭附近,最新发掘龙爪槐遗址的事儿了:3000平方米发掘面积,发掘464座汉代、辽代、明清时期墓葬、900余件出土器物。可见此地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汉代广阳国蓟城。

龙爪槐胡同位于陶然亭公园西侧,陶然亭路南侧。古代这里有龙树寺,因寺得名,清末称龙爪槐,民国时沿称。据《北京市宣武区地名志》载:“龙爪槐胡同原称龙爪槐,因地原有龙树寺,寺内有古槐,树状似龙爪,称龙爪槐,故寺定名龙树寺。龙树寺周围也因寺内古槐,称为‘龙爪槐’。晚清时,龙树寺是文人雅士游览吟咏酬唱之地。”早年这一带空旷荒凉,1949年后渐成居民区,1965年附近街巷定名为龙爪槐胡同。

【龙树寺和龙爪槐】

根据民国时期杨钟羲撰写的《雪桥诗话》记载:“龙树寺本唐兴诚寺久圯,嘉庆中有松筠菴一浙西僧修之,为松筠下院,补植倒垂槐一树。金匮顾侍郎皋题曰:龙树寺...”;也一种说法是兴诚寺为北宋初建,明万历时期重新修整。

《九日龙爪槐登高其二》 

明末清初 ·龚鼎孳

十年三醉兴诚寺,蓬鬓秋阴老更多。

四海弟兄还浊酒,九衢车马此清歌。

《薄暮赴张曲山侍御之约其一 》

明末清初 ·龚鼎孳

年年九日兴诚寺,薄醉冲寒此更登。

人坐古槐沙月到,雨翻残叶放歌曾。

微茫堞映澄潭水,历乱鸦喧远岸灯。

最忆孤舟湘楚客,江城吹角思难胜。

《定山堂诗集卷二十七》

清朝初年,这片地区河流纵横、塘湖错落,水文地貌宛若江南,颇受文人雅士的青睐,他们探幽访胜、登高极目,一起在兴诚寺旁有几百年历史的龙爪槐下聚饮,席间吟诗作赋,留下了一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可见,从清代开始,兴诚寺就开始成为文人雅士集会的重要场所了。但是由于兴诚寺环境较为简陋,即使重修但规模远不及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修建的陶然亭,因此该寺虽有文人探访,然终究偏僻冷静。

到了道光朝,兴诚寺迎来了鼎盛时期。道光二年(1822年),兴诚寺被松筠庵的僧人月亭和尚买下,成为松筠庵下院,并改寺名为“龙槐寺”,又称“龙树寺”、“龙树阁”、“龙树院”、“龙树庵”等。月亭僧人也得以结识京城诸多名人官吏,如嘉庆朝工部侍郎鲍桂星,宣南诗社成员林则徐、吴崇良、陈用光、朱珔、梁章钜、谢阶树、钱仪吉、董国华、程恩泽、潘曾沂等人。龙树寺的典藏,虽然不及法源寺丰富,但是宴集之盛有过之无不及。张之洞以达官兼作名士,每次主持宴集,最喜欢来龙树寺,有“有此地曾来一百回”之说。

而根据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的《重修兴诚寺记》,记载:“斯寺有槐,昔延于先农坛西,夫槐亦一树之常者也,植自宋至今,数百余年,历经兵燹(xiǎn)之攘,从未戕其枝柯,而荫郁畅茂,盘结如盖。旁枝特挺,俨若游龙,申舒自得,不啻舞爪,名之龙爪……”到民国初年,龙树寺已经衰落,而寺内的龙爪槐却一直在人们口中传颂,逐渐演化成地名。

· 胡同之趣闻

说是胡同趣闻,其实算得上是晚上大事件了,那就是著名的“龙树寺雅集”。

清同治九年(1870年),张之洞卸职湖北学政,进京复命,其间充任翰林院教习庶吉士、侍读之职,直至同治十二年(1873年)离京赴川,在北京停留三年有余。正是这次相对闲适的京师生活,使他难得有机会与京城名流相邀雅会。据统计,他在京期间,由其发起的雅集就多达20余次,不可不谓“壮观”。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清同治十年(1871年)五月初一日召集的龙树寺雅集,这次雅集也称作南北清流大会(清流派拥戴军机大臣、大学士李鸿藻为领袖,实际上张之洞才是清流派首领级人物),是晚清史上的重要事件。

当时,趁科考举行之际,各地名士云集北京,张之洞邀约潘祖荫发起了这次留名后世的雅集。为此,他曾数次写信给潘祖荫,提议雅集的选地、邀人事宜。北京的陶然亭、龙树寺、天宁寺等在道咸以后逐渐成为晚清文人雅集之地。张之洞在写给潘祖荫的信札中曾多次提及这些地点,他对这些当时闻名京师的传统雅集场所了如指掌,在与潘祖荫商讨雅会之地时张之洞颇有经验地认为需选一“胜地”,并对几大雅集场所一一点评:“四方胜流,尚集都下,不可无一绝大雅集,晚本有此意,陶然亭背窗而置坐,谢公祠不能自携行厨,天宁寺稍远,以龙树寺为佳。”就此向潘祖荫征求意见。

而在雅集邀约人选上,张之洞也有独特见地,对于参与者的身份、专长、人数等均有详细建议,甚至几度将参与人员明细一一列出,向潘祖荫汇报,最终促成了当年五月初一日的龙树寺雅集,到会文士切磋考据、金石、文史等,品茗谈艺,联吟对弈,其中邀请了秦炳文、李慈铭、吴大澂、陈乔森等19人到场,秦炳文在聚会中还绘有《龙树寺雅集图》。这次雅集在后来被誉为“咸同以来,朝官名宿第一次大会也”,可见张之洞组织雅集的能力之一斑。

【陶然亭抱冰堂】

陶然亭公园抱冰堂.jpg

今陶然亭公园内抱冰堂所处位置,即为龙树寺遗址。解放之后,抱冰堂被整修为唱茶馆,再之后这里曾开办了多家作坊式工厂,改制后变身为老年餐厅。

【龙凤里胡同】

哦,对了,宣南之地还有一处和龙有关的地点,那就是位于原宣武区中部龙凤里,据《北京市宣武区地名志》记载:龙凤里,清时称“楼房坑”。因由北向南地势逐渐洼下,至南端为一大院,暴雨积水难泄,成坑。又因南端东侧有一旧式楼房,故称"楼房坑”。民国以后,谐音为“龙凤坑”。1965年整顿街巷名称时,改称龙凤里。在1996、1997年的危改中,龙凤里被拆除,并新建居民小区,改称法源寺西里。原来胡同西侧有一东西向小巷,可通教子胡同,原有街门,解放以后仍在,八九十年代街门的门板没了,仅剩门框,俗称“穿堂门"。

(文中图片由作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