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出版

荐书 | 行走“三静”之境

发布时间:2024-03-31 11:52:0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李凡 | 责任编辑:杨俊康


跋涉三境地,来从寰宇游。北欧雪峰寂,山海峡湾流。拉美星河灿,盐湖海蜃楼。玛雅安何在,印加存古丘。南亚时光凝,众生华彩遗。寻境我身累,悟境我心乐。何日净尘事?问道三静中。

《行走三境》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于2024年1月出版的一本新书,摄影撰文均为熊昱彤。作者曾供职于经济、外交、新闻、文化和生态环保领域,作为旅行与文史专栏作家,她长期为《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财新》、《中国慈善家》、《中国国家地理》、《西藏旅游》等媒体撰稿。自2018年底在缅甸摄影认识以来,通过她发表的系列文章及照片,在钦佩于其坚韧、豁达、悠然行走世界的同时,又为她高超的摄影技艺和斐然文采所折服。在龙年春节来临之际,收到昱彤赠送的《行走三境》新书,置于案头,每日细细读来,击节称叹之际,不由得浮想联翩。

这部著作以北欧、南美和南亚部分国家依次展开,全书17万字,共330页,照片295幅。在版式上既区别于画册,又有别于传统以文字为主的书籍。文字与照片相得益彰,在清新细腻的文笔下,透过一幅幅难忘的图片,北欧的荒寒与冷峻,南美的奇幻与瑰丽,南亚的烟火与情味,一幕幕浮现在眼前。从地理到风物,从历史到民俗,在娓娓道来之际又不乏深入认知和生动表达。身体上的一次次艰难跋涉,精神上的一次次洗礼升华,都凝结在这部行摄游记和心路历程为一体的作品中。

《行走三境》单看书名就极有创意,从不同的地理和人文特点来进行表述,分别为极境、秘境和圣境,让人耳目一新又浮想联翩。仔细鉴赏下来,书中的很多照片,已经不是单纯的地理摄影而具有美学的价值。所以,从中国美学的角度看,这是一部行走(体验)“三静”之境的作品。

中国美学关于“静”的理解,有三种不同的观念,一是环境的安静,二是心灵的平静,三是永恒的宇宙精神。在《行走三境》中,格陵兰的雪峰冰砾,冰岛的旷野雪原,挪威的深峡碧湾,印加古国的沉默废墟,乌尤盐湖的水天奇幻,这是环境安静之境;北印度泰姬陵前沉坐的妇女,南印度马杜赖铁皮房子前的男人,斯里兰卡海滨高跷海钓的渔夫,这是心灵平静之境。而巴塔哥尼亚的雪峰星河,印度根尼亚海滨的永恒人流,则显现出一种永恒的宇宙精神之境。

那“静”的意义何在?艺术家为何要以“静”的审美心胸来看世界?来反映这个世界?

2600年前,老子在《道德经》中,就通过“涤除玄鉴”的思想回答了这个问题:“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回到最初最老的根,“观复”就是观照万物的根源和本原,人心只有保持虚静的状态,才能观照宇宙万物的变化及其本原。在我看来,这是“不忘初心”的最早理论源头。

战国时期哲学家管子和荀子讲“虚壹而静”,韩非子讲“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之正”、庄子讲“朝彻”、“见独”、“游心于物之初”,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苏轼说“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镜”。都在强调“静”。反映在艺术上,就是为了发现审美的自然,为了创造审美意象,艺术家必须有一个审美的心胸,而这个审美心胸的建立,须从“静”的心灵开始。

宗白华先生在《我和诗》中说:艺术的使命,就是通过艺术家的“澄怀观道”,用“微渺的心和那遥远的自然,和那茫茫的广大人类,打通一道地下的深沉的神秘暗道,在绝对的静寂里获得自然人生最亲密的接触”。熊昱彤这些充满着“静寂”的作品,如果说“三境”是内容,则“三静”就是境界。因为,艺术本身就是人生之显现,一片山水就是一片心灵的境界,既是审美境界,又是人生境界。这就是她行走“三静”之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这里选取书中几幅有代表性的作品,对其背后蕴含的“三静”审美意象进行解读

夜深人静,疏星高悬,寂寞的荒原上悄无声息,气氛凄冷,一切的喧嚣都已远去,一切的风烟都已荡尽,天空中闪烁的几颗残星,仿佛是与夜宿人相依为命的精灵。这是一种“寂静”境界的营造,这是一种当下的体验,一个被心灵浸被的世界。这时,我的思绪回到了天人合一,从世界的对岸回到了世界。

一片萧瑟的画面。地上没有树,天空没有鸟,沙滩没有人,海上没有船。只有灰色的天,黑色的地,陆离的云。正所谓繁华落尽,执著和躁动归于无形。这个寂寞的艺术世界,是“总非人间所有”但又“总是人间所有”的寂寥境界,它不是山高水长、花落鸟飞,而是“却从静中起,还向静中消”的地老天荒。

璀璨的银河拱桥,飞越菲茨罗伊主峰,粗莽迷蒙、豪视一世的气势喷涌而出!这是艺术家独特的宇宙体验,时空合一的宇宙体验。荒天迥地,万籁之静当中是生命无边的涌动。此时此刻,就是太古,转眼之间,就是万年。万年不过是此刻,太古不过是当下。

古枝虬曲,伸向远山,仿佛将人的思绪也拉向那远山的静寂,拉向那茫茫的远古。这是生命的张扬,还是生命的挣扎,或是生命的呼唤?这不就是恽南田所言:“忽如寄身荒崖邃谷,寂寞无人之境。树色离披,涧路盘折,景不盈尺,游目无穷”的“茂古苍浑”之境?此时,重山岑寂,万籁无声,唯有“抗心乎千秋之间,高蹈于八荒之表”的时空超越意象萦绕心头。

独特的虚实相生手法,展现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因为中国人的宇宙观,是时空合一的宇宙感,战国时期《尸子》曰“天地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春江花月夜》中说:“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不就是此情此景最好的写照?只不过,江变成了海,月亮变成了日出和黎明。但人,还是这世间的人。

海滨高跷海钓渔夫仪式感十足的画面中,是面对“尘网”和“樊笼”保持内心平静的审美意象:画面的迷离、重叠和依稀可见的渔网,就是“尘世的束缚”,渔夫那静静的等待姿势,那自在而惬意的背影,就是面对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保持自己那一份内心的平静、保持一份精神领域的自由——“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审美意象。

摆脱主客的对立,重新回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寻找人的精神家园,追求精神的自由,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代又一代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的共同呼唤。

李凡:

中国当代传统意象派摄影家,摄影美学研究学者。在继承中国古典生命哲学基础上,他沿袭王夫之、叶燮、宗白华的美学思想,对摄影美学进行了长期深入和独创性研究,致力于中国美学“意象”、“意境”理论与摄影实践的结合,最终建立区别于西方的中国摄影美学体系。在长期的摄影实践和理论研究中,系统提出了塑造摄影“气势之美“的三大法则、“意境之美”的六大法则以及“四维度风景摄影”“五维度人文摄影”理念。著有《风光摄影的美学表达—诗意中国》(系首部用中国美学论述风光摄影的专著)《诗意缅甸—兼谈人文摄影的美学表达》以及论文集《摄影之美在意象》、《从中国美学追根溯源,重新定义风景摄影和人文摄影》等。2022年1月,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授予“国际和平艺术家”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