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首届岭南文化湾区论坛在广州黄埔举行

发布时间:2023-08-03 13:58:12 | 来源:南方网 | 作者:周存 | 责任编辑:杨俊康

南方网讯 8月1日,以“传承岭南文化,永续城市记忆”为主题的首届岭南文化湾区论坛在广州市黄埔区举行。论坛旨在深度挖掘岭南历史文化底蕴,以岭南文化为纽带,加强粤港澳地区在历史沿革、文化传承、产业创新等方面的交流互鉴,共同推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论坛分为一个主论坛和四个分论坛,近300位文化界和艺术界的大咖相聚一堂,通过主题演讲、圆桌对话、专家献策等形式,纵论如何传承岭南文化、赓续城市记忆?畅谈文化高质量发展,广东如何先行?解码大湾区如何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解读文化强省战略的县域样本,并深入探讨从黄埔文化到文化黄埔的实现路径。

路径一:

留住乡愁,激活旧村改造中的文化价值

城中村是广州在城市高速发展中遗留下的时代印记,不仅是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初到广州的栖身之所,其背后的村落、祠堂等更是保存了一代代广州人、黄埔人的文化记忆。如何在城中村改造中留住乡愁,让城市增加记忆?

在论坛中,黄埔的文冲幸福里和南岗融德里旧村改造项目中的文化元素数度被提及。其中,文冲幸福里项目是通过引入企业参加旧村改造,由全国民居研究专家陆元军领衔团队来规划设计,对范围内的古村落建筑群,按照修旧如旧保护的原则进行修缮和修复,让村民记忆中的风水塘、大榕树、陆氏大宗祠、文冲碉楼等得以完整的保留下来。

另外,黄埔在全省首创建立文化遗产检察官制度,实现了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黄埔区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副主任、一级检察官李雨航就是一名文化遗产检察官,他说:“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不能单靠行政机关单打独斗,需要行政机关与检察机关携手形成保护合力,才能真正践行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民记住乡愁。”

黄埔区文化遗产监督保育工作站站长吕雪以“全国首个文化遗产监督保育工作站”为例,介绍了该区留住乡愁的创新模式——工作站自成立以来出动14356人次,对黄埔区454处文物实施每周2—3次无间断、全方位巡查,多方携手打造高质量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黄埔模式”。据了解,黄埔城中村改造涉及的不可移动文物占298处,占全区数量近70%。黄埔区以旧村改造为契机,加强保护、规范管理、多方参与,让沉寂在城中村的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

路径二:

科技赋能,培育黄埔流量文化IP

推动岭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创造培育流量文化IP的前提,而打造流量文化IP,科技加持很重要。

“打造流量IP,需要科技赋能。”广州励丰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曲柳建议,可以挖掘黄埔的文化资产并进行数字化,形成更多文化主题的消费场景,也可以将海丝博物馆、外贸博物馆等文博类资源整合起来,打造文化总部中心,创新展演方式,一方面是线下实地体验,一方面是线上元宇宙的感受。

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IP商业化总经理仓可认为,可借助科技手段重新解锁文物展览,帮助传统文化的藏品实现图谱化或者故事化的清晰表达;并借助web3.0、数字互联网的发展,通过与年轻人共创的方式,让传统文化以虚拟人物或者数字藏品的形式从博物馆走进线上线下活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文旅产业迎来了黄金时期,黄埔的文旅产业如何破局?如何深度推进文旅融合?广东省文化学会会长、中国晚报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周建平表示,“黄埔的南海神庙、黄埔军校、迳下村、大吉沙……都已具备了成为文化IP的潜质,黄埔应增加文旅消费的体验价值,锻造高品质的文化打卡地。”

路径三:

文化出海,赋能黄埔智造打造国际品牌

无论是拥有“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南海神庙、中国民主革命策源地黄埔军校,还是作为新中国改革开放的首批“实践样本”,黄埔区都展现出一脉相承的“开创者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黄埔始终保持经济蓬勃发展背后的文化基因。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广东中心主任丁莎表示,“讲好国际传播‘世界语’的前提,是对黄埔文化的深入研究与解读。”

黄埔文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走出国门、拥抱世界?

黄埔文化(广州)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黎学军认为,可以以南海神庙作为一个物理载体,将世界各国民族音乐汇聚在一起,定期举办音乐盛典,将广东音乐推向世界舞台。“广东音乐与岭南画派、粤剧一样是岭南文化的大名片,其在北美、东南亚等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都是相当大的。”

“黄埔有80家上市企业,很多企业的‘出海’,伴随的就是黄埔文化的‘出海’。”广州开发区全球招商总监、黄埔海外新闻官贺励平以一个“老外”的视角,回顾了粤语、广东点心、岭南艺术品等岭南文化从近代至今的强大海外影响力,提出中国传统艺术手工艺术和中国文化复兴可以鼓励年轻人了解、学习传统手艺。

“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也需要重视文化交流,就是‘走出去’,传播是很重要的。”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许鸿飞认为,真正好的文艺作品“走出去”其实并不难,但要重视作品情感内核,提升作品新鲜感,打好艺术家这张牌。

路径四:

拥抱流量,以新时代新风貌吸引年轻人

如何让年轻人更好地了解岭南文化,自觉加入到岭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来?

广州玩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对外事务副总裁李荣芳表示,游戏企业在拥抱年轻流量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年轻人是游戏市场中最为活跃和热衷的用户群体,可以考虑在游戏中加入人们熟知的黄埔文化元素,比如加入黄埔港、黄埔军校这些实景。“对于熟悉这些实景的游戏玩家可能在游戏的过程中更有着代入感,对于不熟悉这些文化场景或者文化背景的玩家可以促使他们线下探索和打卡的兴趣。”

著名粤剧名家吴非凡表示,粤剧是一个非常善于创新的剧种。在谈到去年爆红年轻观众圈子的粤剧电影《白蛇传·情》的时候,她高兴地说:“青年人并不是不喜欢传统文化,电影和哔哩哔哩这些新的平台带给了青年人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

对于传统文化如何向年轻人推广,“龙舟龙头、龙尾制作技艺”非遗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张伟潮说:“我从小非常热爱龙舟文化,就得益于当时村里的龙舟文化氛围。如果没有儿时的熏陶,就没有我作为传承人的今天。”也正因为如此,张伟潮希望通过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开展传统文化的推广和普及活动,为居民搭建参与范围更广的社区活动的非遗体验平台,激发社区居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记者周存图片由活动方组委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