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

北京绢人的前世今生:“中国芭比”唐娃娃,让世界感受不一样的中国非遗

发布时间:2023-07-24 09:00:0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中国网7月23日讯 (记者曹川川 实习生陈紫珣)2023年7月20日下午,“长安雅集——北京绢人的前世今生”主题活动在北京市海外文化交流中心文化空间成功举办。本次活动通过观赏“北京绢人的前世今生”主题展览、体验“捻丝编花”非遗技法等文化艺术活动,深入展示了北京绢人“唐娃娃”的文化内涵,用“中国芭比”北京绢人讲好中国文化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活动现场序厅展示 

北京市海外文化交流中心特邀北京绢人非遗传承人、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唐燕作为主讲人,向大家展示了北京绢人“唐娃娃”的独特魅力,现场嘉宾也收获了对北京绢人“唐娃娃”的鲜活认知。本次活动由北京市海外文化交流中心主办,《茶界中国》总导演刘嘉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院长张冠梓和来自阿尔巴尼亚的Edmond Laçi等嘉宾参加了活动。活动通过“央视频”“中国网”“北京时间”等平台同步直播,直播观看人数近60万人次。

主讲人北京绢人非遗传承人、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唐燕


探寻北京绢人的前世与今生

了解中国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北京绢人是北京特有的传统民间艺术品,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1年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主要取材自中国古典文学、戏曲和历史人物,以专业化设计和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非遗传承人唐燕在北京绢人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创新设计出衍生品“中国芭比”唐娃娃,做工精致巧妙,造型栩栩如生,具有浓厚的中国风,曾多次作为国礼和北京礼物,向世界讲述了生动精彩的中国故事。

活动现场,唐燕向大家介绍了传统绢人的起源及工艺、北京绢人的传承脉络、北京绢人“唐娃娃”的传承与创新,以及非遗市场化运作模式。唐燕表示,“唐娃娃”一方面始终以北京绢人制作技艺为核心,同时在设计上打破了传统题材的范围。改良后的“唐娃娃”面部和手部采用特殊石膏,细腻如瓷,凹凸有致,表情丰富,栩栩如生,同时在手绘基础上结合电脑制作,提高了制作效率。“唐娃娃”通过多项工艺的改进,丰富了创作题材,降低了制作难度,将更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产品设计,成为有温度、有内涵、有纪念意义的文化载体。



北京绢人“唐娃娃”中国网陈紫珣(实习生) 摄


体验“捻丝编花”工艺与技法

学习非遗工匠精神与品格

“捻丝编花”是制作北京绢人头饰及配饰的一项重要工艺技法,最初是由模拟宫廷金工“掐丝镶嵌”的装饰艺术效果演变而来,通过特制的装饰铁丝合股编制,易于造型,编缵成一个个小圆圈,再组合、凹型,缀以珠串、镶嵌宝石,其精美华丽程度不亚于掐丝镶嵌的装点效果。唐燕把这项纯粹的手工技法运用在改良后的北京绢人“唐娃娃”制作中,保留了北京绢人的风采和神韵。

活动现场,唐燕带领嘉宾一同体验了制作北京绢人“唐娃娃”工艺之“捻丝编花”。嘉宾们用捻丝编花技艺亲手制作了精美的胸针、指环、手镯等饰品。现场嘉宾表示,今天的体验活动让人在繁忙的工作中得到了片刻美好的宁静,沉浸在艺术的熏陶中,放松了身心,同时也真切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与艺术价值,以及非遗传承人承载的重要使命和工匠精神。

“捻丝编花”工艺制作的饰品展示


“中国芭比”唐娃娃

让世界了解别样的中国非遗

文明交流互鉴过程中,文化遗产提供了更有仪式感的见证和叙述。物质文化遗产可让人们看到实地、实景,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让人们看到实人、实物、实事,以及贯穿其中的代际赓续的口传心授,“中国芭比”唐娃娃持续贡献着文化传承发展的品牌力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本身是全球文化传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品牌力量推动下,中国文化必将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在国际舞台上持续绽放新的生机和活力,让世界了解不一样的中国。

活动现场嘉宾合影

“长安雅集”作为北京市海外文化交流中心打造的品牌项目,通过沉浸式体验中国文人生活美学的模式,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独特魅力和当代创新活力。此次“长安雅集——北京绢人的前世今生”文化体验活动,不仅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打开旅游商品市场、拓宽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全新展示平台,更为中国国潮品牌走向世界带来了机遇。

(文中未特别标注的图片由活动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