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探讨中国世界史学科的新方向、新写法和新教法
发布时间:2023-06-10 17:00:0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杨俊康中国网 6月10日讯 6月9日下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共同举办的“探索中国世界史研究与写作的新思路”研讨会暨《新世界史纲要》新书发布会在北大博雅国际酒店举办。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庆伟,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强世功,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副主任汤继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党委书记何晋,北京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夏红卫、总编辑汲传波出席会议,北京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杨虎主持。本次会议旨在探讨中国世界史学科的新方向、新写法和新教法。《新世界史纲要》主编、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钱乘旦及作者团队,与来自北京、天津、河南三地的专家学者就新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活动现场
孙庆伟副校长在致辞中指出,钱乘旦教授及其作者团队完成的《新世界史纲要》,是北京大学承接的诸多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专项课题项目中率先完成的项目之一,初步构建起了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的形成”理论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指导的新的世界史知识体系框架,对于纠正长期以来人们对世界历史的认识偏差和书写短板,具有重大的示范意义,并且在传播正确的世界史观和世界史知识方面具有重大的价值。
孙庆伟致辞
强世功部长指出,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讲话尤其强调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两个结合”,以及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新世界史纲要》的出版将带来很好的学术效益和社会效益,带动整个人文和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
强世功致辞
“把历史写长是容易的,写短是很不容易的。”何晋书记在致辞中说道。《新世界史纲要》这部书在写作过程中历经七次修改,最终成书,可谓一字一金,这正是这部书了不起的地方。
何晋致辞
汲传波总编在发言中对作者团队表示敬意和感谢。他指出,北京大学出版社始终以传播当代学术成果,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中国社会发展进步提供新知识、新理论、新思想和新方案为己任,这与作者们写作本书的目标和愿景是高度契合的。
汲传波致辞
开幕致辞后,《新世界史纲要》新书揭幕仪式启动。到场领导与钱乘旦教授一起上台,为新书揭幕。
新书揭幕
随后,作者团队依次介绍了《新世界史纲要》的创作过程。主编钱乘旦教授谈及该书的写作缘由。他说:中国的世界史学科体系深受外来学术传统的影响,无论是英美还是苏联来源,都有缺陷,对此必须有所认识,加以纠正。构建中国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科体系是几代世界史学人共同的夙愿。《新世界史纲要》的创新之处在于:重新发掘长期被忽视的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形成”的理论,承接以吴于廑先生为代表的几代中国世界史学人的探索,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世界史知识体系。他指出:人类历史发展存在两条线,一条是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另一条是从分散到整体的融合,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条线交叉并举、交融共进。本书努力展现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以事实说话,同时要纠正在“西方中心论”影响下把世界史看作是少数几个西方大国历史的错误倾向,写一部真正的“世界史”。
钱乘旦发言
“又薄又新又好看”,是与会嘉宾对《新世界史纲要》的一致评价。专家学者们的思想碰撞,中肯建议,也是这本拓荒之作向经典之作继续迈进的动力。相信在今后的研究和教学实践中,这部《纲要》将发挥更为重要的引领作用。
(图片由活动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