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智库资讯
  > 智库资讯

北大学缘实录|邓小南:北大不光是属于北大的

发布时间:2023-05-05 14:43:41 | 来源:中国网文创 | 作者:“北大学脉与精神传承”论坛 | 责任编辑:杨俊康

【编者按】

2023年4月27日下午,由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与北京大学出版社合办的“‘北大学脉与精神传承’论坛暨《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举行。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从2018年开始已举办5期“传承”系列讲述活动,这场新书发布会同时也是“北大学脉与精神传承”论坛。群贤毕至,到场嘉宾感念着书中出现的那些在中国学术史上留下精彩篇章的先生们,也讲述着自己在问学传道路上的求索与收获。中国网获授权刊发部分与会嘉宾发言实录。本文是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邓小南在活动上的部分发言内容,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定。


主持人(渠敬东):

今天大家说的都是心里深有感触的话。学问是一个特别的职业和特别的工作,这个工作本身内在的道理和尺度构成了传承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础。

我们都知道,各位老师对传承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理解,倒不一定是不同,而是讨论的角度面向不一样。文研院成立七年以来,学者来来回回,进进出出,我们见过很多学者,见过很多师生,见过很多传承的现场。既然叫传承,那就不只是现实发生的事情,也包括历史上发生的事情,甚至文本之间建立的传承,而这方面邓老师体会最深,邓老师一辈子都在北大。我经常想问她一个问题,但不敢问:一个学者有多大的胆量才会想做和自己父亲完全一样的领域?这个问题涉及老北大的历史,涉及新北大的历史,也涉及各个方面,所以请邓老师讲一讲。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邓小南在活动中发言。(活动方供图)


邓小南:

首先纠正一点,我们学生有一次问我:是不是邓(广铭)先生做的问题你都不做?后来我想了想好像也是,他研究王安石、岳飞,我从来没写过这几个人的文章,但某种程度上可能是下意识的。当然润博说到,学生和老师之间要有平等的批评。有时候我父亲的观点我也不一定完全赞成,我父亲晚年的时候会说我们家有一个政治上的反对派,说的就是我。我当时的想法是,有一些事情别人不会跟他说,只有我会跟他说,但是他听到后也经常很不高兴。我其实想,我父亲晚年将近90岁时,他内心可能有相当的孤寂感,觉得甚至于连他女儿都不理解他想说的话。这是一个题外话。

言归正传,今天有各位老师在,在座的都是我们文研院的朋友,刚才的发言确实有很多是学理性的反思,也有很多具体的范例和多方面的思考,我跟在各位的后面说几句。大家说到各种不同,我主要想说的是我们背后要追求的那个共同。

文研院的事情都是大家做的,包括这次讨论会,主要的推动者也不是我们,一方面是出版社——以夏书记为首的;另一方面,具体的工作我们这边有渠老师,有小翁,有我们的团队。所以文研院的事情都是大家做的,而且都是在各位的支持下才最终能够做成的。今天是北大125周年校庆前的一个特别日子,正好是我们“传承”五周年的纪念,也是我们文研院和北大出版社开始密切合作将近一周年的日子。我记得在去年到出版社开的会上,我带去了郝平书记的嘱咐“好书都要留在北大出”。所以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我们跟北大出版社的同事、跟各位关心过和参加过“传承”活动的老师济济一堂进行新书的发布会,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充满感情的发言,带给我们很多非常切实的启发和很温暖的回忆。

像大家说的,“传承”这个题目是青年老师集体酝酿出来的,得到了北大不同代际老师的鼎力支持。2018年4月首次传承活动,那时候一方面正逢北大120周年校庆前夕,另一方面,当时北大校内外正好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曾经犹豫传承这个活动要不要在那时候做,但商量了以后觉得,那种时候更应该宣传或者推进我们传承的精神。那次是我们的第一次尝试,究竟有多少学生会来,我们心里完全没有底,但到了二教地下会场,当时热烈的气氛让我们特别感动,所以我们下定决心一直把这个活动做下去,接下来就坚持了五年。

各位老师从各个学科,甚至从四面八方赶来,大家汇聚在同一个平台上,实际上这也是因为在大家的心目中,学缘并不等于人缘,而且学脉本身有延展性和跨越性,而不应该是排他的。北大始终是作为一种气质、一种精神而存在的。我经常在校园里碰到有人说自己是来自南开的,来自北师大的,到北大来听什么,看什么,为什么要到北大来呢?北大不光是属于北大的,也不光是属于北大一代代学人或学者的,它是作为一种气质,作为一种精神,存在于当下。所谓的气质、所谓的精神,就是渗透在日常的学术生活里,甚至说渗透在一天一天在痛和乐的挣扎之中的,其实就是在这种挣扎之中,自然生长出来的这样一种气质,这样一种精神。

人文学科说到底是一种思想方式,也是渗透在我们学术之中的一种生活的方式,它的内在价值是以一些杰出的前辈学者作为榜样的。所以我们这个传承活动都是从前辈讲起,这绝不是偶然的;我们是以一种学脉的延续作为学术生命的准绳的,而且各位都以北大精神的传承作为自己的义务。

说到精神传承,张鸣老师回忆到我们第一次传承的现场他讲到的那件事情,实际上每次我从历史系过来,经过未名湖走到静园,都会经过蔡元培先生的铜像、李大钊先生的铜像,这是我们77级、78级同学毕业的时候集体捐赠的。1982年这两尊铜像竖立,到现在已经过去40多年,但我们从那儿经过的时候经常看到铜像前面摆着鲜花。每次我从那儿走过,都会觉得受到了前辈的注视,他们在这儿看着我们这些人走过来走过去,忙忙碌碌地,我们究竟在干什么,是不是他们当年期待的那个样子?

我们面向历史的目的是面向未来。就人文学科来说,我们有楷模,有传承,有积累,有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这样的境界,才会有历史性的超越,我们才能有勇气面对未知的未来。像蔡元培先生、李大钊先生和他们无数的后人,在北大工作过的或者关注过北大的,他们以毕生的成就奠定了北大特有的风范,他们执着的努力不仅仅在学问上,不仅仅在于出版了什么书、发表了什么文章等事功,更重要的在于他们酿成了一种风气和潮流,这种风气和潮流影响到我们一代一代后世的人,这就是北大的学脉,就是北大的精神,也就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大历史。

作为后来者,我们有责任把传承不仅仅作为一种活动,就像陈平原老师说的,要作为一种严肃的机制,作为一种开放性的实践,一代一代延续下去。文研院就是为此而建的,所以今后我们一定和各位一起继续为此而努力。

最后,谢谢出版社的各位同仁、各位朋友、各位老师,也谢谢始终支持我们传承活动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我就说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