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智库资讯
  > 智库资讯

北大学缘实录|刘云杉:走到更大的时代当中,勇敢地面对并坚持

发布时间:2023-05-05 12:18:17 | 来源:中国网文创 | 作者:“北大学脉与精神传承”论坛 | 责任编辑:杨俊康

【编者按】

2023年4月27日下午,由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与北京大学出版社合办的“‘北大学脉与精神传承’论坛暨《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举行。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从2018年开始已举办5期“传承”系列讲述活动,这场新书发布会同时也是“北大学脉与精神传承”论坛。群贤毕至,到场嘉宾感念着书中出现的那些在中国学术史上留下精彩篇章的先生们,也讲述着自己在问学传道路上的求索与收获。中国网获授权刊发部分与会嘉宾发言实录。本文是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云杉在活动上的部分发言内容,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定。


主持人(渠敬东):

大学里真正的知识和传承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印、相惜的地方。

刘云杉老师一直以来都是研究教育的,特别是高等教育,而且特别是北大,刘老师这些年访谈了各个年龄层次的教授们,也采访了大量的学生;当然任何时代说传承都是为了年轻人,刘老师在这方面深有感触,请刘老师讲讲您的发现。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云杉在活动中发言。(活动方供图)


刘云杉:

谢谢渠老师和邓老师,因为作为工作委员的便利,我能来多听一听、看一看。一切学问都以人为中心,有此机会看到北大的学者、先生们的信息,感受到学术的传承。刚才袁老师提到《天香》,小说背后,是女性,尤其是传统女性怎么走向独立。同样,这也给了我们记录追踪北大女教授的机缘,这个问题需要更多的时间不断触摸。

今天我想讲的是教育学或者教育学科,讲讲我的老师,北大教育学院高教所创院元老汪永铨老师。他早年是研究物理学的,80年代任北大教务长,后来研究北大本科教学。汪先生著述并不多,他主要是建立学科队伍,做学科布局。他在北大教育学院留下了一个镇院之宝,就是做学问或者做人的原则——不唯上、不唯书、不唯众、不唯我、不唯风。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沉潜,慢慢坐下来,独立思考非常重要。我们学院之前特别强调静水深流,真正下沉到教学和育人实践当中,发现一些问题,找到一些切实的办法。

汪先生同时期的,他的领导和知己王义遒先生,是分管教务的副校长,90年代分管本科教学,今天他仍然非常关切教育。我们有一个群,他经常在半夜12点、1点发问题,让大家给他解答。比如我刚才查了一下,在2022年9月13日晚上12点,他还在想关于工科转理科的问题,也在写关于数字教育的认识和思考。他是北斗系统的重要发明人,已经有30年不具体负责教学工作,但仍然花很多精力不断思考一些问题。教学的问题非常细碎,但也非常切实,关系到学科结构,关系到人才评定,也关系学风评价,影响非常深远,它决定了学生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性情,甚至也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命运,这是王老师作为物理学家在教育学领域的重要见地。在教育学里,他总是像一个新兵一样非常谦逊,不断请教问题,你在他那里感觉到这个学科非常朴素但又非常重要。

最近我研究理科教学,跑到了化学学院,做了很多老师的访谈。他们一直在提一个问题,就是今天怎么能带领我们的人才从跑得快,真正变成走得远。之前40年中国的学术建设中,学生都是跑得快的,但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要不断冲破知识边界,从已知到未知充满着不确定,失败就是日常,这就尤其需要抗逆的能力,学生的性情和情感应该是非常平稳的,学习的习惯一定是非常坚韧的。我们找到了实验室的张奇涵老师,他说理科教育知识非常多,非常系统,实验要求也非常严格,比芝加哥可是严多了,为什么40年来,我们的理论研究越来越深,实验要求越来越严,但真正有创新的人却不多?正是因为我们给的太多,容错太少,而创新重要的是自己提出假设,敢犯错误,在假设和犯错中让思维真正迁移进研究的现场。

北大化院从过去的教研室制度,转变为现在更流行的PI制度。一个老师叫李娜,当了10年助教,真正当PI的时候,由于新老体制的变形,当不了首席,仍然做分析化学英文中文的教学。年轻的老师回来,过去的拔尖1.0看今天的拔尖2.0,感叹今天的学生知识比过去高很多,但内在的愿望、精神动力却不如从前,因为他们的前景不像以前那些学者那么开阔,不像以前的学者能够勇敢面对一些事情。这是今天给我们提出来的一个命题,怎么能陪伴他们在具体的实验、具体的事情上反复磨炼,能够真正走出自己,走到一个更大的时代当中,能够坚持一些东西。

好,谢谢!

(本文标题为编者所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