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智库资讯
  > 智库资讯

北大学缘实录|陈平原:从精神,到故事,到人物,到学缘

发布时间:2023-05-05 11:44:42 | 来源:中国网文创 | 作者:“北大学脉与精神传承”论坛 | 责任编辑:杨俊康

【编者按】

2023年4月27日下午,由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与北京大学出版社合办的“‘北大学脉与精神传承’论坛暨《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举行。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从2018年开始已举办5期“传承”系列讲述活动,这场新书发布会同时也是“北大学脉与精神传承”论坛。群贤毕至,到场嘉宾感念着书中出现的那些在中国学术史上留下精彩篇章的先生们,也讲述着自己在问学传道路上的求索与收获。中国网获授权刊发部分与会嘉宾发言实录。本文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在活动上的部分发言内容,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定。


主持人(渠敬东):

陈平原老师是学脉的研究者,并且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学者和学生。陈老师在多个方面对这个话题有着特别的体会,我们也非常想听听陈平原老师的讲话。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在活动中发言。(活动方供图)


陈平原:

昨天晚上我才回来,没有时间事前看这本书,现在看了之后也想祝贺出版社。大学的任务由王博来讲,文研院的事由敬东来讲,作者由袁明讲,剩下留给我的位置就是读者。40年走过来,看着出版社步步走来,《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只是北大出版社关于北大的精神、故事、人物、传统、学养的一个最新成果,应该把这条路一直梳理下来。很可惜我还没有机会参加演讲,以后大概会轮到我,在前面五次演讲的嘉宾里面,乐黛云老师、张鸣老师、洪子诚老师、戴锦华老师都比我合适。我始终觉得大学里最重要的是本科生,我是博士生在北大读的,所以我常说中大是我的母校,北大也是我的母校,但相对来说一个本科生对大学的感情超过博士生。我来的时候就是跟着导师,虽然和林庚老师等老先生已经很熟悉,但是和张鸣老师那样听了北大多年课的学生不一样。我来的时候已经成熟了。80年代曾经有一个采访集,有人说自己到了北大如何徘徊,觉得自己是从外面来的,不自信。夏晓虹看了以后说根本没有,她一进来就觉得北大就是这个样子。所以我觉得,对于大学来说,有决定性意义的是本科生,请他们来讲比我合适;当然如果将来本科生都请过了,轮到博士生,我也可以来,那时候我估计也能讲出来一些很有趣的故事。只不过我讲的可能跟北大本科生眼中的大学不一样,我来北大时已经有自己的主观看法和立场,以此来审视北大,北大是什么样子,北大的教师是什么样子,我心里面可能有另外一个说法。等到将来,现在的激情过去,需要比较冷静反省思考的时候,我再登场更合适。

第二个话题我想说的是,之所以把《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作为有关北大的系列读物而非独立书籍来看待,是因为北大自从出版社恢复建制以后一直在做这个事情。1988年北大出版了《精神的魅力》,这是一个征集来的稿子。我后来说可以把《精神的魅力》定位为90年代以后大学故事的起点。当时是1988年,北大还有十年就百年校庆了,所以当时请了好多人,有老先生,像季羡林先生,最年轻的作者则是大学本科生。若干年后,这些当年的大学生的文章依旧能够激发青少年学生对北京大学的向往。我觉得1988年《精神的魅力》日后还会有二、三,不断出下去。

而后便是从《精神的魅力》走到《老北大的故事》。北大校庆一百周年的时候,我编过一本书《北大旧事》,写过一本书《老北大的故事》,就是从大学精神走向大学故事,因为有不只一个朋友,尤其是国外朋友,说你们北大太夸张了,动不动说北大精神,以后每个大学都有精神,那个精神怎么界定呢?没有听说讲哈佛精神、耶鲁精神的,但是我们中国很多大学都提出自己的口号,那么每个大学的精神是多大?是传统、学养、学脉,还是一种相对宽泛的精神?所以百周年校庆的时候希望落实到人物和故事。

不仅是讲大学的故事,此后的十年,我在北大出过好几本书,其中有一本是《筒子楼的故事》。我们中文系出过有关55级的《开花或不开花的年代》,《文学七七级的北大岁月》……从那个时候开始,北大的特点是一代代老师和学生会不断借此来强调学统、学脉。到中文系一百周年系庆的时候我们出了很多书,《我们的学友》《我们的精神》《我们的五院》《我们的青春》《我们的诗文》,我们知道哲学系、历史系在系庆中也大量做这类的图书,有意识地建立自己的学术传统和精神脉络是这所大学很重要的特点,而很多书籍是由北大出版社出版的。我们从精神走向故事,走向系事,走向学缘,好处是越来越实。相对来说精神是比较虚的,从精神,到故事,到人物,到学缘,好处就是我们越来越实在,通过人际关系、师生的互动来体现精神的传承。这也是80年代至今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80年代的青春勃发、理想主义,逐渐成为一种学缘。今天也是这个道理,我们从“精神的魅力”走向“北大学缘”,既是一种深入,也是一种极限,所以我希望谈学缘的同时,还记得那些人物,那些故事,那些人物故事背后传统的精神。下一回有机会应该开一个座谈会,把北大所有的关于人文学科的,从制度到故事,到人物,到精神,到学缘,我们再一起讨论,做成一个专题性、学术性的讨论会。我们都是走出校园的人,做北大校史时有一个感觉,在校生对学校都是批评的,毕业生对学校都是怀念的,我们怀念是怀念我们的青春,某种意义上在这里溢美之词会多,所以我们希望有一天既能怀念我们的学校,怀念我们的老师,怀念我们的青春,同时能够用冷静的眼光审视我们走过来的道路,还有我们可能走向哪里,如此会更有思想深度,更值得做学术性的思考。

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为编者所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