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缘实录|袁明:播下精神的种子,让它成长
发布时间:2023-05-05 11:11:49 | 来源:中国网文创 | 作者:“北大学脉与精神传承”论坛 | 责任编辑:杨俊康【编者按】
2023年4月27日下午,由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与北京大学出版社合办的“‘北大学脉与精神传承’论坛暨《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举行。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从2018年开始已举办5期“传承”系列讲述活动,这场新书发布会同时也是“北大学脉与精神传承”论坛。群贤毕至,到场嘉宾感念着书中出现的那些在中国学术史上留下精彩篇章的先生们,也讲述着自己在问学传道路上的求索与收获。中国网获授权刊发部分与会嘉宾发言实录。本文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袁明在活动上的部分发言内容。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定。
主持人(渠敬东):
我记得特清楚,袁老师在传承活动的现场讲的每一桩故事每一位先生,还有大屏幕里放出的每一张图片。其中有一些对于年轻人而言只是有所耳闻的名字,突然之间变得不仅有血有肉,而且融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在现场的体会是不一样的。现在就请袁明老师再讲讲您的故事。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袁明在活动中发言。 (活动方供图)
袁明:
王博老师、小南老师、平原老师、张鸣老师,各位年轻的朋友们,在这个房间里,我应该是最年长的,我1945年出生,1962年到北大,所以与历史同行。今天参加这个活动确实非常有感触,因为文研院从成立、从办“传承”系列活动开始,我全程参加,有一次还上了台。其实我现在非常怀念当时和我一起在台上的段晴老师,1979年我到北大做研究生,段晴老师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小姑娘,在楼道里她是最活泼的,昨天我还看到了段晴老师的儿子写的那种生命的传递,我始终觉得段晴是不会走的,她的样子、她的精神就在北大。
文研院和出版社,北大的强强联手,1+1肯定大于2,因为是在北大,这样精心策划的活动怎么说都值得,确实刚才几位老师已经讲了,这种精神是什么呢?其实都是个人。敬东老师说到李赋宁先生在1966年在未名湖边对我的点拨,那时候我只是一个学生,但也经受了风浪,他说:“袁明同志你还好吗?”那时候我觉得特别温暖,因为那时我才21岁,而心中一直仰慕的先生跟我说这么一句话,声音很柔和。我说:“挺好。相信群众,相信党。”李先生加了一句:“也要相信自己。”我想这就是一种点拨,我觉得一切迷茫都消失了。所以,传承是方方面面的,在这本厚重的书里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全都是传承。我们活在当下,怎么守住传承,这个题目很大,因为活在当下的体味,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但是一定有共性,最大的共性在书里已经有所呈现。对此,文研院和出版社做了很多整理工作,我也特别感谢参加整理文字的年轻朋友。在讲述现场,我已经讲到,北大的诞生与同期出现的其他几所中国大学一样,都与中华民族命运相关,因此也难逃家国情怀的历史宿命,这一点与欧美的大学有很大的精神上的区分;但既然是现代大学,就必然要有科学精神,自由思想,要追求探索现代中国理性,一方面是面向世界的时代气息,一方面是厚重内敛的中国人文精神,两者在各个历史节点上激荡交汇,所产生的精神张力是传统中国文人和西方知识分子难以想象和理解的。北大在前位探索,是探索一种人类文明史上的大历史。
说这个话已经好几年了,但是活在当下,我越来越觉得还是有一种责任,北大培养我或者培养我们,其实给我们最根本的就是一种精神,我已经把王博老师的讲稿要过来了,其中已经谈到这种精神。对此我不展开讲,就讲一个切身的故事。上周外交部请我参加在上海举办的“蓝厅论坛”,我知道这个事情很大,而且提供了一个很大的舞台,让我去讲讲北大的年轻人,便答应了,这个活动在21号。而韩启德老师和我在19年前在绍兴文理学院倡议设立了一个卓越奖学金,我们每年都去参加颁奖活动,所以当时我在绍兴接到外交部通知,说20号晚上在上海有重要活动,我就想20号下午我还要给绍兴文理学院的600个孩子讲课,如果想赶到上海,我就要放弃讲课,但绍兴的年轻人听到这样的课平时是不容易的,我不能放弃。那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赶夜路,在绍兴讲完,驱车200多公里赶到上海。当时真的是很累,体力不行,精力也不行了,但在赶路的时候,我脑子里就出来了一句诗,就是“春蚕到死丝方尽”,然而没有什么悲凉的感觉,只是尽最大努力赶到。这种支撑我的精神是谁给我的呢?是袁行霈老师,他给我们上了三年中国文学史的课,袁老师那时候很年轻,一手漂亮的板书,我到现在还能想起他教我们的诗歌,他自己的朗诵也特别好。赶到上海以后,不可能再参加20日晚的活动,但第二天到真正的国际场面上,外交部的朋友们不断给我提供机会,让我介绍北大年轻人的故事,姚明在现场还呼应我。现在想来,我还是觉得这完全是应该的,要尽最大的努力。
故事不多说了,刚才各位老师都讲到一个词“品格”,我就想到了中国的品格。品格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品格太重要了,北大现在就在继续塑造中国的品格。当代中国任何传统之物都要经过洗礼,我们依旧在这个过程中,而且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王博老师讲,科技的力量现在扑面而来,但是北大或者北大一代一代学人留下的东西,我们还是要守住,要传承,这个守是要拿出我们的全部智慧,调动我们全部可能的资源,当然包括多元国际资源。兰园一个小苗长起来,我就想到前天在上海和王安忆聊,《天香》小说还没有写完,北大又出来一个好题目,就是中国传统女性的当代性。北大现在做的工作,不完全在当下,也许在未来,但我们播下的精神的种子在成长。书里提到的很多老师,人已经不在了,精神还在,只要我们在。
谢谢!
(本文标题为编者所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