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智库资讯
  > 智库资讯

北大学缘实录|王博:在北大发现自己,发现学问的价值

发布时间:2023-05-05 11:01:17 | 来源:中国网文创 | 作者:“北大学脉与精神传承”论坛 | 责任编辑:杨俊康

【编者按】

2023年4月27日下午,由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与北京大学出版社合办的“‘北大学脉与精神传承’论坛暨《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举行。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从2018年开始已举办5期“传承”系列讲述活动,这场新书发布会同时也是“北大学脉与精神传承”论坛。群贤毕至,到场嘉宾感念着书中出现的那些在中国学术史上留下精彩篇章的先生们,也讲述着自己在问学传道路上的求索与收获。中国网获授权刊发部分与会嘉宾发言实录。本文是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在活动上的部分致辞摘选,内容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定。


主持人(渠敬东):

我们还记得七年前大概也是这个时候,王博校长找到我跟邓老师,在院子里聊文研院怎么办,因为文研院那时候还没有正式成立。我也清楚记得王博老师说:“就办出北大学者的样子。”今天,七年以后,我们也一直努力在做这件事情,所以我觉得对于传承,王博校长的理解是最深的,现在请王老师讲一讲。


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在活动中发言。 (活动方供图)


王博:

谢谢敬东,每次来到二院都觉得很亲切,很温馨,也很开心,今天更是如此。尊敬的袁明老师、小南老师、平原老师、张鸣老师,在场的各位师生和学术媒体的朋友,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在北大文研院以讨论北大传承的方式,以《传承》新书的发布作为献礼,共同迎接北大125周年校庆的到来。北大出版社夏书记、传波总编带领团队来到二院,小南老师、敬东老师带领文研院团队精心准备,学校社科部、宣传部、校友办公室、校友基金会、招生办、融媒体中心等各部门老师齐聚一堂,我特别感慨,也特别感动。

“传承”系列活动是文研院的特色活动之一,从2018年4月第一期开始,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五期,一共邀请了26位北大学人分享他们的北大故事。刚才看的视频,每位学人都会有很不一样的感情。这里面很多都是我们的师长;也有我印象里比较年轻,但已经不那么年轻,肩负重任的中坚;还有刚走上讲台没几年的年轻人。我在现场参加了第一期“传承”活动,至今还历历在目,我很喜欢这个主题,也喜欢这个风格,更喜欢现场的气氛;那种气氛不是书里的,而是感通的,我可以看到大家很享受这样的一种活动。

后面几期我虽然没参加,但一直关注,今天拿到了这本书,我也会学习。必须承认包括“传承”系列讲座在内的很多文研院活动,我实在参加不了,但人不在现场,心一直在现场。活动里,既有知识的传承、学问的传承,也有态度的传承,每个人来到这个园子里,不管是读书还是教书,还是做行政工作,都会思考,这个园子里的人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传承了什么,当然我们也要思考给这个园子留下什么。

庄子有一句话叫“夫道,可传而不可受”,有些东西可以传,也可以接受,但有些东西虽然可传,也许不可以接受,背后有它很深刻的道理在。我们是希望传承的,我也相信,从根本上来说,在北大这样一个土壤里培育的一种精神,让个人可以发现自己,发现学问的价值。我很喜欢未名湖的名字,“未名”就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给它命名,给它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大学是最能体现传承的地方,这是历史和未来的交汇之地,也是已知和未知的交汇之地。

第一次参加“传承”活动的时候,(程)乐松提到,研究让人时刻感觉无知的绝望,但是北大的学者能够不断发现自己无知的现实,达成内心的和解,对于学问、对于知识的探究才可以保持活泼的精神。我们越是意识到自己无知,才越能接受、传承,并为我们创造新的知识提供空间。这可能就是大学的意义所在,大学是一个提供无限可能的地方。

我记得第一次“传承”活动是2018年,当时是北大120周年校庆的前夕,这次活动是125周年校庆的前夕。就像王洪喆老师的题目“问学之路与归家的人”,在这个时候作为在北大学习生活的人,我们一起回顾我们的问学之路,看看北大的过去和现在,一起探讨我们的精神家园应该是什么样的,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回顾和传承关联着历史感,真正的历史感不仅通向过去,更通向未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我在这个院子里40年,不敢说有什么理解,但有些体会:第一,北大人有热的心,但头脑是冷的,所以我们讲科学,重理性。第二,北大有一个美的校园,更有求真向善的书生,包括我们的老师和同学,他们都致力于成就一个更好的世界,所以既重科技又重人文。第三,北大有厚重的历史,同时一直追求塑造未来。

在我发言的最后,我想特别感谢邓小南老师。文研院自2016年成立以来,到今年快七个年头,邓老师对文研院倾注了太多的心血,更重要的是,塑造了文研院的品格,树起了文研院的形象。这种品格和形象对于文研院来说是最重要的,如果真的能够在未来传承下去,我想邓老师的心血也值得,不知道邓老师对此如何感受。文研院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呈现了各种各样的学者最新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带动了清新的学风。文研院成为学术界的一股清流,也是学者们的向往之地,邓老师以她的付出和投入向我们说明什么是北大学脉,什么是精神传承,什么是北大人文。文研院,各位当然知道,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它跟我们的文科学科建设、跟我们大学的精神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当然感受到这是一个科技的时代,科技一往无前,但人文却要瞻前顾后,这也就是人文本身的价值。我的个人理解是,通过文研院这个平台,我们做到了把文科的声音让更多人听到,把人文的声音让更多人听到,把文化的声音让更多人听到,当然也把学术的声音让更多人听到。特别感谢邓老师,特别感谢文研院,感谢支持文研院的各个机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文研院这个平台让我们看到来时的路,找到同行的人,希望文研院能够把我们自己的精神传统传承下去,这对整个北大来说,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为编者所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