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资讯

马鞍山:让优秀传统文化在诗歌节中历久弥新

发布时间:2022-11-21 16:32:01 | 来源:央广网 | 作者:黄莹 | 责任编辑:杨俊康

原标题:诗歌节:优秀传统文化在马鞍山历久弥新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从一首激情豪迈、潇洒飘逸的《望天门山》开始,李白与马鞍山从此结下不解之缘。

传承先人文脉,诗歌这一浪漫的文学形式在马鞍山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诗意地“生长”。千余年来,诗人与马鞍山的绵绵情意,成就了这座城市与诗歌的千年情缘。这里的人们懂诗、爱诗,喜吟诵、爱创作,更是以打造李白文化品牌为载体,将“马鞍山李白诗歌节”矢志不渝地办了33载;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契机,将诗歌创作和吟诵的热情洒满了整座城市,深入到了每一寸城市肌理。

追寻:诗仙踪迹永追随

横跨长江两岸的马鞍山,境内山水纵横、峰奇岭秀、溪清鱼肥,是历史上文人墨客偏爱的山水之都。自古以来,马鞍山地区便为东西交通之要冲,南下北上之咽喉,历代文人墨客在此云集星散,文明之厚重在此沉淀。

据史料记载,春秋战国之际,马鞍山属于楚头吴尾。秦汉时期,东西两岸又分属会稽郡与九江郡。六朝更迭,马鞍山成为扼守首都建康(今南京)之西南门户,军事地位陡升。同时,地近京畿,王孙贵族常于此啸吟咏叹,“文的自觉”随之到来。唐宋时期,江北之和州(州治历阳)、江南之太平州(州治当涂)得到进一步开发,交通便捷,人文荟萃,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诗文流韵,灿然生辉。流风余韵,波及元明清。

年轻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雄心万丈,仗剑去国,出三峡,浮江汉,游吴越。1200多年前,当他刚刚踏上马鞍山这片奇丽的山水之境,只轻轻一首《望天门山》,便登上了盛唐诗国的时代舞台。

马鞍山作为诗仙李白的终老之乡、绝笔之地,除李白之外,周兴嗣的《千字文》、刘禹锡的《陋室铭》、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李之仪的《卜算子》等千古名篇均成就于此,还有白居易、杜牧、曾巩等600多位诗人雁阵般栖居于这片诗灵之地,留下了千余首脍炙人口的诗文。

是山水灵气,是人文气息,更是一种文化自觉。从《千字文》到《陋室铭》,再到《卜算子》,名篇至今朗朗上口、诵读声萦绕千年,似乎细细诉说着这里的前世今生。

青山埋仙骨,岁月诉情缘。多少年来,诗仙的踪迹为这里的山山水水平添了几分浪漫和仙韵,也使得文化灵气在此孕育。斯人已逝,但诗意栖居,追寻先人踪迹,却成为这座城市矢志不渝的坚守。

传承:先人文脉通古今

传承诗仙风骨,传播诗歌文化,促进交流合作,自1989年起,马鞍山市委、市政府决定于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举办马鞍山中国国际吟诗节。节庆期间开展大型文艺演出、诗歌创作和朗诵比赛、国际友人吟诗会、经贸洽谈、旅游观光、李白研讨、群众文化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作为首届诗歌节的主要参与者之一,马鞍山市文化名人戎林对30多年前的往事记忆犹新。他回忆,李白诗歌节当时还叫国际吟诗节,活动大受欢迎,还来了很多国际友人。

1992年,马鞍山中国国际吟诗节被国家列为中国国际观光年百项旅游节庆活动之一。1995年,被安徽省政府确定为五大节庆活动之一。经过多年的积累,马鞍山中国国际吟诗节形成了自己的活动特色,成为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

鉴于多年举办马鞍山中国国际吟诗节的成功经验和良好效果,2005年初,经国务院批准,第一届中国诗歌节在马鞍山市举办。

自2006年开始,在中国国际吟诗节的基础上,每年举办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

2014年,中国诗歌学会授予马鞍山市“中国诗歌之城”称号。“中国诗歌之城”现已成为马鞍山市一张重要的城市名片。

2015年,马鞍山开通了“诗歌之城”微信公众平台,为诗歌爱好者提供诗歌资讯和体验服务,打造全方位、一站式的诗歌文化资讯中心、体验中心和服务中心,让诗歌爱好者尽享“诗歌盛宴”。

2018年,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迎来了30岁的“生日”。

30年的发展,让这座城市浸润在浓浓的诗意中,市民的文化素质和文学修养得到不断提升。30年的发展,马鞍山的城市文化内涵和品牌效应得到不断提升。

如今,经过33年的积累,马鞍山李白诗歌节已不仅仅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更是一座城市永不磨灭的文化记忆。

在追随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马鞍山李白诗歌节正在茁壮成长。

正如马鞍山著名诗人欧震所说,自己在马鞍山多年,见证了诗歌节的成长。成长的不仅是诗歌节,还有这个城市中的人。

“马鞍山大地的绿水青山孕育了无数经典流传、永久传唱的绝美诗词,这里是众多诗词创作者的乐土,也是无数‘诗和远方’的承载地。”欧震说。

创新:长江文化放光芒

时代洪流滚滚向前,马鞍山李白诗歌节也在不断丰富着她的内涵。

依旧清晰地记得去年10月13日上午的滨江文化公园江豚湾广场,秋风正好,风景如画。第33届马鞍山李白诗歌节开幕式文艺演出“大江颂歌”在这里精彩绽放。

气吞山河话长江故事,吟古颂今承千年遗风。诗朗诵、情景歌舞、表演唱、音舞诗画……充分运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演员们用精湛的表演,完美演绎了千百年来马鞍山这片神奇土地与浩瀚长江的千年情缘,讲述着一个个绵长动人的长江故事,充分体现了马鞍山在“长江文化”中独特的魅力。

作为一座拥江发展的城市,马鞍山拥有的长江历史文化资源多,生态景观佳,人文荟萃,品质高端,不少资源具有独特性、稀缺性甚至唯一性,这些都为马鞍山赓续弘扬长江文化奠定了基础优势。利用马鞍山李白诗歌节这一平台,马鞍山也将继续讲好诗歌文化、长江文化,展现“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真理。

33年的成长发展,马鞍山李白诗歌节已经从过去单一的诗歌吟诵发展到如今融歌舞、吟诗、旅游、经贸等为一体的文化盛宴,以其独具魅力的本土艺术气息,成为马鞍山市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以长江文化为底色,以马鞍山本地特色的诗歌文化为依托,马鞍山李白诗歌节开展的关于长江文化和诗歌文化的交流活动,既满足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同时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了长江文化。

巍巍大青山,清清姑溪水。诗仙李白如同种下了一粒种子,从此,雄奇奔放、创新求变的文化基因便深深埋进了这片散发出诗性光芒的沃土。江水长流,青山不老。沐浴着新时代的春风,这座城市将继续阔步向前,以更高的热情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人民写诗,为时代放歌。(黄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