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智库资讯
  > 智库资讯

冯骥才:《潮汕观艺录》之大吴彩塑篇

发布时间:2021-12-01 10:43:43 | 来源:冯骥才工作室 | 作者:冯骥才 | 责任编辑:杨俊康

辛丑秋深,借顺德一文学活动之便,前往潮汕。先前不曾来过潮汕,久闻其文化深厚别样,今日更知来迟。此间所见所闻,皆堪称妙称奇,于是捉笔简记扼要,若有欲表其详者,另开篇也。


大吴彩塑


大吴泥塑国家级传承人吴光让在制作泥塑

凝神观看

当年在中国民协做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时,全国泥彩塑的普查、整理、编制文化档案交由张锠先生主持。张锠先生是清华大学美院的教授、著名的“泥人张”传人。他完成这项工作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出版了《中国民间泥彩塑集成》,总共十卷。有的以地区立卷,如山东、河南、北京等;有的以产地立卷,如天津泥人张、惠山泥塑、大吴泥塑等。

中国的泥塑源起远古。可以说自从原始人发现了稻谷,从游牧生活的马背上跳下来,筑巢盖屋,开始农耕生活时,就从身边的地中取土,抟泥,捏人畜,以为乐。河姆渡发现的泥狗陶猪有七千年的历史。可以说有史以来,泥彩塑一直是人们自娱自乐、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它的可爱之处,便是带着民间的纯朴真切的生活情感,乡土的审美,强盛的生命力,以及不同地域的本色与特色。比如潮州的大吴泥塑。

当年编大吴泥塑档案时,就喜欢上它那股子敦厚和生动的劲儿了。我学院的博物馆还珍藏一件清代大吴的“土翁仔”,是一个戏剧人物,虽然不知出自哪出戏,却憨直粗猛,叫人喜欢。这次到了大吴村才明白了这个迷人的民间艺术后边藏着不少故事。

冯骥才先生收藏的清代大吴泥塑作品

大吴村曾经人人会捏“土翁仔”。村西有一块神奇的土地,八十亩左右,一米深的地方有一层泥土,细腻柔韧,大吴村人自古就用这泥土“造人”。这泥土到了国家非遗传人吴光让手里,就不一般了,好像有了灵气,变魔术一般地三捏两捏,人物上半身连同扭动的腰肢立时生气活现地出来了。跟着又一块泥在手掌中挤压成薄片,再往身上一罩,我看出来,这是传说中大吴泥塑的绝技——贴塑。所谓贴塑,是给塑好的泥身穿衣,一件件从里到外穿上衣服,这种多层次的塑法唯有大吴所独有。

大吴泥塑另一独具的制作工艺,是在泥制作品完成后放在土窑中煨烧,低温三四百度,将泥转化为陶。再在陶质的雕塑上施彩,开脸,画花饰。这种画法,很像古代的彩绘陶俑。陶俑也是烧泥成陶,是因为俑要埋葬地下,泥塑易烂,陶制防腐。大吴烧泥成陶,是不是因为南方过于潮湿之故?这种制作技法如今也只有大吴采用。

泥塑最关键的环节是彩绘中的勾脸。只须简单几笔要勾出人物的眉毛、眼睛和嘴,还要眉目传情,表达出人物的神采。下笔就必须精准与传神。一笔画过,不能重复。吴光让拿出两件“传家宝”给我看,都是他家族父辈吴来树的遗作。一是《西湖借伞》,一是《刘金定杀四门》。技艺之精湛叫我感到惊讶。人物身段优雅,衣袂飘举流畅自然,尤其是人物开眉点睛的画法,见所未见。眼睛不是点一个黑点,而是用墨笔一圈,中间留一个白点,一下把眼睛的高光“留”了出来。吴来树大师画这眼睛时至少是在八十年前,现在却仍感觉炯炯照人。

大吴真谛,令人叫绝。

吴来树《刘金定杀四门》

吴来树《刘金定杀四门》(局部)

吴来树《西湖借伞》

吴来树《西湖借伞》(局部)

吴来树《西湖借伞》里许仙的眼眸

大吴泥塑多取材于潮剧。在古代,戏剧是老百姓生活中的“精神大餐”。元明以来,戏曲(潮剧)的兴盛,自然给大吴泥塑提供了极其丰富、被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可是到了当代,文艺与娱乐的多元化,使得人们与传统戏剧的关系变得疏离,如何使大吴重新焕发昔日的辉煌,如何被新一代人欢迎和喜爱,是当代传人们苦苦思考的事。

但我对大吴充满希望。

比如吴光让后人吴闻鑫已是大吴泥塑代表性传人。他们一方面开拓新题材新手法,一方面敬畏传统,坚守自己的传统技艺,这很重要。在时代的转折时期,贯通传统与当代需要一个探索的过程,不能着急,更不能放弃传统。传人一定要把自己的独门绝技守住,一定要将自己先人的“样板戏”掌握在手中。失去经典便不再是“遗产”。为此,我把一句希望增加信心的话写给他们:

“女娲在民间”。

题字鼓励大吴泥塑的传人们(左一为吴闻鑫,右二为吴光让)


(图文由冯骥才工作室提供)